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2版:每日新闻·天下
3  4  
PDF 版
· 日“女股神”涉嫌非法集资
· 意一女子欲安乐死引争议
· 美首名“换脸”人出院
· 俄欧领导人打起“口水仗”
· 华裔克隆专家杨向中辞世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9年2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被称为“克隆牛之父”
华裔克隆专家杨向中辞世
  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相关人士6日证实,任教于该大学的著名华裔克隆专家杨向中教授与癌症抗争多年后于5日去世,享年49岁。

  杨向中生前秘书费莉丝·霍维斯形容杨向中是一个“杰出的科学家、一个好人、一个值得为之工作的好领导”。康涅狄格大学当天也发布声明说:“杨向中教授为中美两国科学家在克隆领域的合作打下了基础。”

  克隆界的“圆梦者”

  1997年2月,英国人用母羊乳腺细胞克隆出绵羊多利,然而,用与雌性生殖系统无关的细胞进行克隆,始终是世界科学界的一个梦想。而圆了这个梦想的是美国康州大学转基因动物实验室的15位科学家,领导该项研究的就是康州大学美籍华人科学家杨向中教授。

  杨向中的科研“代表作”是1999年6月问世的克隆的小牛“艾米”。它是用一头13岁的母牛细胞克隆的。13岁的母牛相当于人类80多岁,早已经超过了生育年龄,是已知世界上被克隆动物中最老的。杨向中也由此得名“克隆牛之父”。

  在2000年于荷兰召开的国际胚胎学会年会上,来自42个国家的1000多名学者一致认为,杨向中的成果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技成果之一,它无论从科学还是商业化角度来看都比克隆多利绵羊重要得多。它在思维和技术上都有重大创新与突破:一是采用与雌性生殖系统无关的细胞(耳朵和皮肤细胞)克隆,而不是用人们通常认为的干细胞或生殖器官的细胞;二是不走克隆用的细胞越新鲜越好的老路,而将细胞长期培养后再克隆,创新了克隆的实际应用技术。

  2004年,杨向中与日本研究人员合作进行的克隆牛再克隆实验,即二代克隆牛实验获得成功。这是世界上大动物再克隆实验的首个成功案例,标志着克隆技术又取得了新突破。

  2005年,杨向中研究小组和中科院研究人员一道在世界上首次建立了稳定的克隆牛胚胎干细胞系。这些细胞能够无限复制,并且可以转变为几乎所有牛组织和器官的细胞。

  病魔面前“加法”生活

  一个掌握生命奥秘的科学家,却没能躲过癌症病魔的侵袭。杨向中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也是个凡人,刚开始知道自己得了绝症的时候,天天失魂落魄的,甚至有过自杀的念头。但对科学研究的执着迫使其重新振作起来。他坚持定期做化疗,尽管身体极度虚弱,但意志并没有消沉。

  工作着是快乐的。这就是杨向中的生活态度。他说过,有人把人生看作“减法”,过一天就少一天,但他过的是“加法”,多活一天就赚一天。特别是身患癌症之后,多一天生命就多一分机会,就能多前进一步,就可能获得更大的成功。虽然他明知自己很可能等不到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为自己治病的那一天了,但他却更加义无反顾,笑称自己工作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要“赚时间”。他说,他在和死神抢时间,“我希望在癌症打倒我之前实现这个梦想。”这个梦想就是随着克隆技术的发展完善,动物和人身体上有遗传特性的无数微小细胞将可以“克隆”成为用于修补、治疗自身的某个患病器官,有朝一日许多疑难病症可能因此有望治愈。只可惜,癌魔还是无情地夺走了他的生命。

  心系中国科学研究

  杨向中1959年出生于河北省邯郸市,1977年考入北京农业大学,1990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他于1996年开始任教于康涅狄格大学。2001年,他领导创立了康涅狄格大学再生生物学中心,并担任第一任主任。

  杨向中虽然已经加入美国国籍,但一直心系中国。为了帮助中国推广科技养牛,他努力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反哺祖国。他提出了用一个冷冻罐将数以十万计的“克隆卵子”携带到中国,用中国黄牛借腹培育美国奶牛的“冷冻罐计划”。在他的大力推动下,该计划已经在新疆、山东、内蒙古等地开始实验。 杨向中培养的多位中国留学生学成归国后也活跃在中国克隆研究领域。

  杨向中是中国旅美农学会发起人和首任主席。由他发起的“中国桥”基金会,多年来一直资助海外华人专家到中国进行学术交流、合作研究、技术转让或产品开发等。据新华社、央视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天下 A0012 华裔克隆专家杨向中辞世 2009-2-8 48257178002CE17548257556004434D4[B1-董立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