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23版:新闻人物
3  4  
PDF 版
· 埃鲁娜:我睡够了,我走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埃鲁娜:我睡够了,我走了
■本版撰述:本报记者 陈进红
  2月9日,意大利卫生部长毛里齐奥·萨科尼发表电视讲话,宣布了38岁的女植物人埃鲁娜·恩格拉罗死亡的消息。而当时,意大利参议院还正在审议一项强制为埃鲁娜喂食的紧急法律条款。

  17年来,埃鲁娜一直陷于昏死状态。由于安乐死在意大利属违法行为,其父贝匹诺为争取女儿的死亡权利已斗争了10年。

  围绕埃鲁娜的生死权,意大利国内掀起了一场战斗,甚至发展为行政与司法、总理与总统的公开对抗,议会亦因此发生分裂,从而导致了意大利宪政史上一场空前的危机。

  昏迷17年,父亲为她争取死亡权

  1992年,埃鲁娜21岁,青春貌美,生命中洒满阳光。一场车祸,仿佛乌云袭来,使她的锦绣前程戛然而止——从1992年至今,埃鲁娜一直处于脑死亡状态,依靠进食管维持着微弱的生命。发生车祸后,埃鲁娜就在米兰的一家教会医院住院,负责看护她的修女们一直拒绝让病人死亡。

  对埃鲁娜实施安乐死是由她亲生父亲首先提出的。“如果她(埃鲁娜)不能像自己所希望的那样生活,她会选择离开这个世界。”埃鲁娜的父亲贝匹诺·恩格拉罗为争取女儿的死亡权,不屈不挠地斗争了10多年。早在1995年,医学专家就判定埃鲁娜已不可逆转地丧失了意识。历经多年的守护与期待,父亲怀着对女儿的大爱与绝望向法院提出允许女儿有尊严地死去。

  贝匹诺终于打赢了这场冗长的法律官司。2008年初,米兰上诉法院根据意大利宪法第32条中“不得强迫任何人接受某种医疗措施”的规定,于去年7月判决“停止向埃鲁娜的身体输食输水”。意最高法院也于去年11月正式批准了这一判决。

  法院的判决遭到一些反对安乐死的人士强烈反对。罗马教廷更以“捍卫生命和人权”的名义,反复呼吁意大利民众和有关当局抵制法院的判决。各方的压力似乎起到了一些作用,米兰地方政府不顾最高法院决定,于去年9月颁布了一项行政命令,禁止任何医务人员中止给埃鲁娜喂食。直到去年11月26日,法院才撤销了这项行政命令,并立刻下令米兰地方政府执行上诉法院的决定。

  尽管已有裁决,但是意大利卫生部部长毛里齐奥·萨科尼依然在去年12月发出警告,告诫准备接收埃鲁娜的医院一定要小心行事,否则将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许多原本打算接收埃鲁娜的医院最后都改变了决定。

  埃鲁娜离去,悲伤笼罩意大利

  经过许多波折,今年2月3日,贝匹诺才终于在意大利北部的乌迪内市找到一家愿意帮助他女儿实施安乐死的医院,它的名字就叫——“安乐”。埃鲁娜于当天黎明时分抵达“安乐”医院。

  医院的神经科医生德方蒂说,经过3天的必要核查后,将终止给病人喂食。“病人会在15到20天内死亡,她不会感到痛苦的。”为此,医院成立了一个特别医护小组,共有15名医生和护士负责照料埃鲁娜。2月6日,埃鲁娜的进食管被拔除。停食期间,医生每日只给她服用一片止咳镇定药,直到她的心脏停止跳动。“这是女儿获得解脱的第一步,我们成功了。”贝匹诺说。

  拔掉埃鲁娜进食管三天之后,埃鲁娜安然离开了这个世界。对于埃鲁娜的逝世,德方蒂医生表示:“埃鲁娜离开我们的时间确实要比预期的早一些。很遗憾,这一情况我们没有提前预料到。”

  埃鲁娜的突然离去,让整个意大利都陷入一片悲伤气氛中。有不少民众在获悉埃鲁娜的死讯后赶往医院,自发手持蜡烛在医院门外为她祈祷。埃鲁娜入住这家医院以来,每天都有支持其安乐死的意大利民众来到医院,以静坐示威的方式声援她的家人。

  当晚,意大利首都罗马市市长宣布,罗马竞技场将彻夜亮灯,悼念埃鲁娜的离去。

  意总理:这是谋杀,颁发“禁死令”

  埃鲁娜与美国女植物人特丽·夏沃的经历极其相似。当时,围绕着特丽·夏沃的生与死,在美国国内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人们站在道德伦理与法律的不同立场上,进行激烈辩论。

  围绕埃鲁娜的生与死,全体意大利人也像美国人那样,分裂为“支持”与“反对”的两个阵营。围绕“是否该让埃鲁娜安乐死”的问题,一半意大利人赞同最高法院的判决,另一半意大利人则认为停止给她喂食等同于谋杀。民调显示,47%的人认为埃鲁娜应该“活下去”,47%的人认为她有死亡的权利,6%的人对此犹豫不决。

  在以天主教徒为主的意大利国家,安乐死属于违法行为。法院裁定允许移除患者的生命维持系统后,不少政界人士要求政府干预此事。在2月3日埃鲁娜转院之初,卫生部长萨科尼再次发出呼吁,“停止这种可怕的谋杀”。

  2月5日,对事态始终保持沉默的贝卢斯科尼总理突然决定,政府以紧急行政命令的方式阻止法院判决令的实施。贝卢斯科尼是在跟梵蒂冈商量之后,发出的这一份紧急行政命令,试图阻止对埃鲁娜实施安乐死。紧急行政命令强调,任何病人所赖以为生的食物和水不能被人为终止,也就是说推翻了意大利最高法院的判决。同时,贝卢斯科尼声称,政府“正在从法律角度研究这一不幸事件”。在发布这份紧急行政命令的同时,贝卢斯科尼总理还宣称:“这是谋杀。如果我没能挽救她的生命,我就是本丢·彼拉多(罗马总督,下令钉死耶稣的人)。”

  为说服埃鲁娜的家人改变决定,贝卢斯科尼称,埃鲁娜的身体情况可能会有转机,她“从理论上讲有生育的能力”。意大利《新闻报》随即用“耸人听闻”一词,揶揄贝卢斯科尼的此番言论。而《前途报》号召反对终结埃鲁娜的生命,声称“意大利不会对这种令人无法忍受的死亡坐视不管”。

  罗马天主教皇更是都关注此事,并通过红衣主教谴责安乐死的做法。罗马教廷还调动教会各类组织围困疗养院,曾试图在最后关头“挽救埃鲁娜的生命”。

  意总统:拒签“安乐死禁令”

  2月6日上午,意大利总统纳波利塔诺闻讯后立即致函贝卢斯科尼,告诫政府不要制定与司法判决相抵触的政令,否则他将不予签署颁布。贝卢斯科尼阅信后勃然大怒,当天下午2时便亲自主持内阁会议,绕过纳波利塔诺总统,通过了上述政令。他在内阁会议上说,不能接受总统对法令的事先否决,采取紧急必要的行动完全是政府的责任和职权。他甚至放话说,如果国会不能通过相关法案,他将发动全民公投,修改宪法。

  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行动。因为按照意大利宪法,政府的政令不经总统签署便不能生效。因此这一举动直接冲击的是宪法和“三权分立”体制。本来,关于安乐死这一大体属于道德文化范畴的问题,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仍是见仁见智,意大利亦无相关立法,政府是可以不做任何干预的。但贝卢斯科尼决心利用这一机会向现行体制发起挑战。长期以来,他深受“政府受八方掣肘”之“苦”:凡是政府要做的事几乎都要遭到反对党和不同利益集团的强烈反对,同时也受到来自司法当局和议会的种种“干扰”,以至许多关系国家前途的重大问题久拖不决,政府无法对国家实施有效管理。他在内阁会议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愤愤地说:“既然我在选举中获胜,就应该让我来管理。”

  贝卢斯科尼相信,在埃鲁娜这个问题上他占据着“挽救生命”的道德高地,他所采取的行动既可削弱司法权威,又可分化在野党联盟,还可在这关乎生命的悲剧性事件中置总统于尴尬境地。

  但总统纳波利塔诺没有让步。在内阁通过紧急法令后,总统府随即正式声明:总统将不签署这项政令。于是,国家最高权力的冲突公开化,全国各党派、团体和舆论顿时呈现相互攻击的混乱局面。左翼党派在总理府前大规模集会,要求贝卢斯科尼“向宪法低头”;而右翼政党公开攻击纳波利塔诺总统与“杀人犯”同谋。梵蒂冈教廷则公开对意大利总统的决定表示“极大遗憾”。意大利一些舆论批评教廷试图将个人宗教信仰转化为社会信仰,把基督教政治理念强加于意大利国家。

  埃鲁娜的父亲悲愤地说:“政治正在对我女儿施加骇人听闻的暴力”。

  默哀过后,争论还在继续

  埃鲁娜去世的同时,意大利议会参议院正在为总理贝卢斯科尼内阁起草的相关安乐死法案争得面红耳赤。听闻消息后,所有与会议员都停止了争论,集体起立为埃鲁娜默哀1分钟以示尊重。

  不过,默哀停止后,一名叫夸利亚雷洛的中右翼政党议员开始大声疾呼:“她(埃鲁娜)不应该离去,她是被杀害的!”其他反对安乐死的议员也随即斥责支持安乐死的议员是“凶手”。

  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对埃鲁娜的去世也表示“感到深深的难过”,同时,他自责地称自己没有成功挽救埃鲁娜的生命。不过,贝卢斯科尼表示仍将极力推动安乐死法案的建立。他说:“我希望议会能够继续前进,不要让埃鲁娜的悲剧再次发生。”

  在扰攘纷争之声中,经过4天的断食,埃鲁娜安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无知无觉。

  她的死亡,实质上宣告了在意大利实施安乐死的合法性。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新闻人物 A0023 埃鲁娜:我睡够了,我走了 ■本版撰述:本报记者 陈进红 2009-2-16 钱江晚报a00232009-02-1600011;48257178002CE1754825755D0045B4B1[A1-陈进红≈B1-陈进红];钱江晚报a00232009-02-1600016;钱江晚报a00232009-02-1600017;钱江晚报a00232009-02-1600018;钱江晚报a00232009-02-16000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