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15版:科教·生命
3  4  
PDF 版
· 老伯早锻炼突发心梗
· 我给儿子起名“幸运”
先天性心脏病妈妈冒险产子,医生不提倡
· 杭州,一农妇滑下水井
· “时、傻、书、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9年2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时、傻、书、少……”
印度微笑行动志愿者来杭教患儿发音
  “时、傻、书、少……”杭州微笑慈善医院的语音诊疗室里,印度著名的曼尼普大学语音听力系老师罗玛女士正微笑着通过中国医生的翻译,帮一位14岁的少年晓敏(化名)纠正发音。罗玛是国家微笑行动组织的志愿者,从昨天起,罗玛将在杭州呆上一周的时间,为唇腭裂患儿提供免费的语音诊断和治疗。

  曾是先天性腭裂患者

  训练从早上一直延续到了下午,练习的还是“s和sh”的发音,听晓敏念完了笔记本上“sh”发音的6个字,罗玛笑着摸了摸他的脑袋,一天的练习,孩子的发音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早上的时候,我们还得捏着晓敏的鼻子来帮他发音,现在虽然还是含糊不清,至少已经不用捏鼻子了。”罗玛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这很难让人把她和一个曾经的唇鄂裂患者联系到一起。

  罗玛告诉记者,自己是一个先天性腭裂患者,这是一种遗传病,在罗玛的家族中,姐姐、姨妈、侄子都患有相同的疾病。10岁那年,罗玛接受了腭裂修复手术,“那时我以为做完手术就能和正常人一样讲话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罗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着来医院接受治疗的孩子,“知道吗,我14岁的时候发音跟你一样,除了我自己和家人没有人能知道我在说什么。”语音的缺陷,让罗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相当自闭,“那时候我几乎不和其他孩子说话,因为我害怕一说话就会出错,被别人嘲笑。”

  同样的经历,让罗玛更加了解唇腭裂患儿的心声,在大学里,她选择了语音与听力专业,毕业后便成为该专业的老师。2005年,罗玛正式加入了国际微笑组织,成为一名志愿者,帮助各地的唇腭裂患儿。这一次,罗玛接受了国际微笑组织的邀请,来到杭州帮助先天性腭裂患儿。

  毅力可以克服一切

  “毅力和坚持。”罗玛把这四个字当作箴言送给了每个来就诊的孩子。“其实很多唇腭裂的孩子都因为各种心理的原因而不愿意接受语音纠正的治疗,对于唇腭裂的孩子来说,必须要有坚定的改变现状的决心,因为语音的练习每天都是非常枯燥的,如果不能坚持,收效就会很小。”

  罗玛告诉晓敏,当年做完腭裂修补手术后,就用一个挂在牙齿上一直延伸到腭咽部的假体来代替软腭接触咽喉后壁,这一挂就挂了30年。

  为了纠正自己的发音,罗玛专门跑到亲戚家,每天反复地练习发音,两个月后当她回到学校,周围的同学都惊奇地发现罗玛的发音好像变成了另一个人。“改变取决于你自己的愿望,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罗玛鼓励着每一个接受训练的孩子。

  2~3个月大接受修复手术

  晓敏的父亲陈先生告诉记者:“孩子直到10岁才做了唇腭裂的修补手术。”“因为我们那个小地方不知道哪里可以治这种病的,所以修补的时间太晚了,现在要回复正常发音需要更多的时间。”陈先生有些遗憾地说。

  罗玛向记者呼吁,唇腭裂不光影响外形美观,还会对心理、发音、进食造成影响,所以患者要尽早接受治疗。一般说来,唇裂患儿最好能在出生2~3个月时,就接受修复手术;腭裂患儿最佳手术时间在1岁半到2岁。现在国际上流行的唇腭裂修复是“综合性序列治疗”:手术缝合后留下宽1毫米,长度约和上唇相当的比较隐蔽的疤痕,到了学龄前或9~12岁时再做一次整形手术。最后就是针对口齿不清、说话漏风,配戴矫正器或语言训练进行矫治了。     本报通讯员 王钰绮

  本报记者 袁春宇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科教·生命 C0015 “时、傻、书、少……” 2009-2-17 48257178002CE1754825755F002F4258[A1-袁春宇≈B1-张谷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