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13版:科教·网络
3  4  
PDF 版
· 瞄准通用网址
浏览器加快本土化
· 一个月收发短信6473条
· 买了假货不敢吱声,为啥?
· 手机也出“消费券”
· 当心“猫癣”病毒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国一15岁中学生让父母犯愁
一个月收发短信6473条
  现年15岁的美国女中学生朱莉·津格泽睡觉时也要带着手机。母亲帕姆查阅女儿的手机通信清单时,发现朱莉有一个月共收发6473条短信。

  这一吃惊发现让帕姆有点愁。其他一些美国父母可能会有类似感受,因为统计数据显示,持有手机的美国十几岁青少年平均每月收发短信超2200条。

  没短信“会死”

  《华盛顿邮报》22日报道,无论是在家、在学校、坐车时、做作业时还是遛狗时,朱莉都要发短信。对朱莉而言,被短信铃声吵醒实属常事。

  谈及短信,朱莉干脆地说:“没它我会死。”

  面对女儿巨大的短信量,帕姆不担心费用,因为津格泽一家开通了30美元短信包月套餐。她所担心的是,如此频繁收发短信会不会给女儿带来负面影响?这代人究竟能在短信中大量的破碎句型、缩略语和字符表情符号中有何得失?

  “我担心最终他们可能沉溺于瞬时交流和喜悦,”帕姆说,“短信一代”可能不在意面对面交谈的益处,甚至可能“对它感到不舒服”。

  朱莉说,通过收发短信,她“总是同时置身至少4场对话中”。虽然她承认自己短信成瘾,但“指出”自己在刷牙时、淋浴时、拉拉队表演时、打长曲棍球时不发短信。另外,晚餐时段也是短信“禁区”,因为父母坚决反对。

  造成当面交流难

  一些研究人员说,全美国每月要发750多亿条短信,最狂热的短信族当属13岁至17岁的青少年。据尼尔森公司统计,持有手机的美国十几岁青少年人均每月收发2272条短信,却只接打203个电话。

  密歇根大学心理学教授戴维·E·迈耶说,青少年频繁收发短信是“巨大的文化现象”,会随时间推移带来“巨大后果”。

  给青少年“短信热”究竟将引发什么下结论可能为时尚早。不过,精神病学家杰拉尔德·J·布洛克去年在《美国精神病学杂志》月刊上发表文章建议,把上网和收发手机短信成瘾列入精神疾病诊断手册。

  在美利坚大学语言学教授娜奥米·S·巴龙看来,无论是否称之为上瘾,“铁杆”短信族往往发现同他人交流时难以“进入状态”,原因在于他们的注意力不时被身处另外地点的人召唤。

  短信教会“简洁”

  乐观看待青少年“短信族”的也有人在。

  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阿尔·菲尔赖斯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电子邮件开始流行时,他看到自己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提升,而随着手机短信业务的“升温”,他再次看到这一现象。

  “在写作领域,量变往往引发质变,”他说,“而我们眼下正在做‘量’。”

  菲尔赖斯认为,通过手机短信和其他即时通讯工具,他的学生已学会通常难以教授的“简洁”、“句法”等课程。“我如今的学生比我10年前、20年前、25年前的学生写作水平要高,”他说。

  虽然朱莉已开始更多地思考自己狂发短信的不利之处,但她认为自己短时间内不会改变这一生活方式。“当我随身不带电话时,”她说,“我感觉自己是‘圈外人’。”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科教·网络 C0013 一个月收发短信6473条 2009-2-24 48257178002CE175482575660022C2E3[A1-新华社稿≈B1-林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