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8版:人文
3  
PDF 版
· 电视剧制作
谁为王?
· 他们要拍一部搞笑片
送她作结婚礼物
· 五位都江堰孩子十年后知晓
“雷锋”原来是谢霆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电视剧制作
谁为王?

面对石康等编剧的挑战
张纪中回应:由观众来定

  本报讯 2009年一开年,往日在影视圈“闷声不响”的编剧们,似乎一下子“牛”了起来。1月份,由石康、汪海林、高大勇等20名国内一线编剧组成的编剧公司“喜多瑞”(英文名STORY)成立,提出以编剧为创作核心,要向以制片人为中心的影视制作机制叫板。

  随后,2009年中国影视编剧论坛暨编剧维权大会召开,近百名编剧云集一堂。会上有人直言冯小刚在电影《集结号》中署名“冯小刚作品”是霸权主义。而日前,湖南卫视《零点锋云》栏目组邀请《流星雨》、《铁齿铜牙纪晓岚》系列编剧汪海林,新《鹿鼎记》编剧高大勇,《亲兄热弟》编剧彭三源聊天,不料在栏目现场,这些编剧却与另一路嘉宾张纪中、张铁林打上了嘴仗。

  一方面是“喜多瑞”的咄咄逼人,另一方面是张纪中“编剧为中心太幼稚”的表态,看来今年编剧与制片人之间,势必要上演一场“中心”之争了。

  “喜多瑞”炮轰张纪中

  在《零点锋云》的现场,新《鹿鼎记》的编剧高大勇抱怨他的剧本经常在拍摄现场被修改得面目全非。而《亲兄热弟》的编剧彭三源觉得修改剧本没问题,但得看谁修改,“一个研究了一年半载的编剧有资格,还是一个只通读一两遍的执行人(导演、制片人或演员)有资格?我遇到过一个制片人因为演员档期而删除编剧辛辛苦苦撰写的200多场戏,而这个决定甚至都没和编剧说一声。编剧的话语权长期被漠视,这样的影视界规则已经到了非修改不可的地步了!”

  很明显,“喜多瑞”的矛头对准的就是有“中国电视剧第一制片人”之称的张纪中。张纪中也是现场嘉宾,对于“喜多瑞”的炮轰,他当场就给予反击:“永远不可能的,这个想法幼稚,他们(编剧)可能在别的地方为王,在我这儿是不可能的事。制片人就是制作这个行当(的主导),编剧只是你制作当中的第一步,随之要组织大量的人……要把演员全部招来,要去谈判,要去谈这些经费,谈所有的事,这些你编剧怎么主导?”

  “局外人”加入嘴仗

  “喜多瑞”与张纪中嘴仗开打后,很多人纷纷加入到行列中,《锁清秋》、《最后的格格》编剧于正就是一位。

  于正在博客中表示,在美国很多优秀的制作人如《迷失》、《英雄》都是编剧出身。他们往往身兼二职,将一台戏写好,运作好,然后全球发行。这种制作模式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而且也能将编剧脑海中的画面一比一地呈现,这是个非常好的模式。

  在博客里,于正还质疑了张纪中一把,“张大制作人疯狂压缩演员片酬,去拍摄地又有赞助,那么动不动就成千万上亿的钱去哪里了呢?难道就浪费在改剧本上了?”

  张纪中:观众来定

  面对编剧们扔来的“长枪短炮”,张纪中告诉记者,他并非如外界传说般看不起编剧,只是很中肯地陈述对“编剧为王”这个问题的看法,根本没有诋毁谁、轻视谁的想法,“实践证明一切。谁为王,这不是几个编剧说了算的,这得市场、观众来定夺。”

  至于于正博客里对他压缩演员片酬、纯商人等毫不客气的点名批评以及收视率比较,张纪中回应:“于正?我不认识,他有权利发表他的看法。攻击我,我不在乎,懒得理他。”    

  本报记者 叶 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 B0008 电视剧制作
谁为王?
2009-3-1 48257178002CE1754825756B002A969E[A1-叶涵≈B1-王玲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