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7版:每日新闻·瞬间
3  4  
PDF 版
· 十位苦娃的
“幸福一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他,6年驱车8000多公里,足迹遍及瑞安10个山区乡镇,寻找贫寒孩子;他,不收分文,常年养育教育着这些素不相识的孩子;他倾力营造出——
十位苦娃的
“幸福一家”

  本报记者 杨晓轩 摄影报道

  

  他就是虞海河。在瑞安市塘下镇双桥村,记者很容易在村民口中打听到虞海河的“幸福一家”。一幢整洁的楼房,大门上,贴着一张小纸条,写着“有事打电话,不要乱敲门”,门内传来孩子们嬉戏的声音……

  屋檐下,10位孩子九个姓

  2月27日,记者在楼下等到了“幸福一家”的主人,38岁的虞海河。目前“幸福一家”有10个孩子,来自不同家庭,分别叫季丹丹、吴明明、张仁通、翁如丹、吴银惠、杨忠焕、虞安凯、金益南、高瑞红、孙林孙。10位孩子九个姓。

  唯一相同的是,这些孩子多是苦孩子:“8岁的吴银惠,父亲瘫痪,母亲为照顾父亲无力工作,家中一贫如洗。”“14岁的孙林孙,母亲早逝,父亲患严重哮喘。因交不起学校住宿费,她每天5点起床,徒步走12公里山路上学”……他们童年的苦难,让虞海河无法释怀,在他的记忆里,自己的童年也苦涩:“父亲是个养蜂人,在他11岁时,父亲卧病不起,靠借债治病。13岁那年,虞海河为了帮助母亲扛起家庭的重担,辍学去学木工。”如今,虞海河已经营起一家机动车配件厂,靠亲友资助长大的他,深深体会到那些失去父母或家庭窘迫孩子,对幸福的渴望。

  运动鞋一买就是30双

  从2003年起,他驱车8000多公里,足迹遍及瑞安市10个山区乡镇,让一个个贫穷孩子走进了他家。2007年,虞海河正式挂起了“幸福一家”的牌子。

  在这里,孩子们一日三餐有专人照料,有属于自己的书桌和床、有一间200多平方米的活动室,里面有电视机、乒乓球桌和篮球。记得去年,一个孩子对他说,想有一双运动鞋上体育课,他立刻去商店购买运动鞋,不过不是一双,是30双,一来是一个孩子换新鞋,其他孩子也不能少,二来是买多了就有批发价。

  想给10个孩子请位专职家庭教师

  在“幸福一家”里,墙上贴着许多标语,比如:“您好、请、再见、谢谢”、“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虞海河觉得,教孩子学习与做人,同等重要。为了教育好这些孩子,他们关掉了企业一条生产线,目前,他正给孩子们请一位专职家庭教师,这名老师,一定要有爱心、有耐心。

  说到“幸福一家”的将来,虞海河说:“‘幸福一家’还想再帮助更多贫困的孩子,目标是30个”。说这句话的时候,虞海河显得十分坚定和自信。正如当初他所期望的那样,“我不要回报,只要这些孩子长大了能回报社会,我就满足了。”

  希望之光,在他的眼睛里闪烁。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瞬间 A0007 十位苦娃的
“幸福一家”
2009-3-1 0E531B380F18D4274825756B001A7022[A1-汪起腾≈B1-汪起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