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负责整个发布会组织的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会,并对发布会的发言人、中华抢救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副总干事牛宪锋,和基金会负责人、中华抢救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总干事王维明进行了采访。
记者:基金会帮助蔡铭超组织发布会的目的是什么?
牛宪锋:传播这个信息的目的不是为了把基金会推到风口浪尖,树立什么形象,而是通过这个事情,呼唤国人感悟,如何对待和思考中国的文物。
记者:蔡铭超与基金会的关系如何?
王维明:像蔡铭超这样以追讨海外流失文物为目的的收藏家,与提倡追回海外流失文物,鼓励藏宝于民的基金会在立场上是一致的,而且像他这样出手即过亿的大收藏家在全球华人中不出四五个,也因此与基金会早早有了紧密的联系。在2007年由基金会组织的关于海外铜佛回归的发布会上,蔡铭超就是基金会邀请的座上客,也是基金会的重要收藏顾问。作为收藏家,蔡铭超一向在媒体面前表现得非常低调。
记者:基金会及蔡本人是否担心在赢得国人尊重的同时,违反拍卖的商业道德也会遭到质疑?
牛宪锋:为什么老让中国人感到有负罪感,却丧失尊严和自信心,最终让外国人瞧不起呢?为什么不去问问法国人是如何拥有这些文物,他们的渠道是否合法呢?中国人必须学会大胆主张自己的权利。而基金会成立的目的就是要抵制一切被掠夺的国宝遭到拍卖的行为,因为我们要对得起历史。
记者:拍而不买是不是唯一的选择?
牛宪锋:至少我们没有想到更好的选择,现实已经逼迫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相对无奈的局面。
记者:但这次事件是否会成为中国海外文物回归的常态形式?
王维明:这次事件具有十分的特殊性,但显然这种方式不会成为国宝回归的一种主流形式。我们急于用一种手段去阻止非法、非道德的拍卖,这是被逼出的非主流国宝保护手段
记者:有无与蔡铭超本人沟通过事情发生后可能面临的后果?
王维明:蔡铭超在佳士得肯定会被列入黑名单,他多年来所积累下在国际拍卖行间的信用也会受到较大牺牲,而最直接的问题是,竞拍时交纳的保证金及合同违约可能产生的法律纠纷,但这些都在他的预期之中。 据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