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问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为什么要参加合唱团?他给出的答案很有意思:合唱团里有来自社会各界的人,尤其是高层的成功人士,比如企业老总、大学教授、领导干部等,进合唱团与这些人交朋友,对开阔自己的眼界有好处。我很高兴。我告诉他:合唱团就是个社会,在这里你能学到做人之道!”
昨天,记者在杭州见到了中国合唱联盟副主席、上海歌剧院首席指挥曹丁,他向记者讲述了他在杭州与年轻人交流的收获。这位央视青歌赛的评委,是为了浙歌合唱团15周年团庆音乐会的排练,专门从上海赶过来的。
浙歌合唱团团长、著名男高音严圣民告诉记者,去年初为备战青歌赛首次设立的合唱比赛,开始组建浙江青年合唱团,召集全省35岁以下符合青歌赛年龄限制的青年才俊,到现在已有78人,他们将成为今后浙江冲击青歌赛合唱奖项的重要力量。同时,他们也是作为新鲜血液补充浙歌合唱团这支老牌合唱劲旅。在5月下旬的团庆音乐会上,新老两个团共有140多人将一起演唱全本的《黄河大合唱》,这是对业余合唱团的一大挑战。上周四和周六,曹丁两次对该团进行了调教。
“近两年,合唱在中国发展的速度快得惊人。”曹丁说,“去年在上海举行‘阳光大地’全市合唱大赛时,全市竟然有200多万人参加比赛,占了全上海人口的十分之一,那几天街上到处可见西装领带的装束,店里的西装领带居然脱销!没有一项艺术能像合唱一样有如此广泛的群众性,但以前都是一个声部的大齐唱,现在几乎没有大齐唱了,一出来就都是四个声部。参加合唱团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需求了。”
曹丁以浙歌合唱团一个团员的故事举例子:有一次演出前,这位男团员急着抄近道去后台,不料踏空跌进水池。但他穿着湿透的黑西装依旧上台与全团一起完成了合唱,下台后就感冒了。“少一个人,声部就不完整,在他内心有强烈的全局意识。”曹丁说,“正是看到合唱对建设和谐社会潜移默化的作用,央视和中国音协才在青歌赛上加入合唱。央视高层告诉我,以后青歌赛上原生态组可能有变化,但合唱肯定不会动,而且以后还将加重分量。”
本报记者 屠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