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杭州醋坊新村的王彩娥女士,打进本报96068热线:“直到老伴去世,我们家属也没有收到一张病危通知单!”她说:“69岁的丈夫陈冠鑫因治疗肝硬化入院,治疗了一个月,去年12月24日晚8时左右,我们突然接到医院电话,赶去一看,老伴已叫不醒了……”
记者赶到王彩娥老人家中。她拿出丈夫的照片,一张是陈冠鑫生前几个月拍的,相片上的他笑容灿烂,神采奕奕。另一张就是王彩娥说的“最后一面”。12月24日晚上,王彩娥和儿女用手机拍下的,“你看他眼睛瞪得大大的,里面布满红血丝。”说到这时,王彩娥的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已经两个多月过去了,每天她都要拿出两张相片翻看,每次看到,都要流泪,毕竟夫妻俩相濡以沫走过了41年!”女儿说。
死后一天补充入院诊断
王彩娥告诉记者,老伴是2008年11月21日住院的,因为是长期患有肝硬化,门诊医生建议住院补充输入人血白蛋白来增加抵抗力。但在她老伴去世后,医院提供给家人的病历记录中,记者看到在11月21日最初入院的病历上记录着陈冠鑫的病情是“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轻度”;在这张病历纸下面空白的地方,记者又看到一段手写补充的文字:“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落款时间为12月25日。此时陈冠鑫已经死亡一天。让王彩娥觉得疑惑的是,为什么直到丈夫去世后,又会在最初入院时的病历上,填上这段补充诊断?
浙一医务科解释,这是在病人出院前或死亡后,医院对患者入院诊断的一个修正或者补充,初步诊断的评估偏轻,病情发展比较快。
死亡记录与出院诊断不同
记者在12月25日医院出具的“死亡记录”中看到,陈冠鑫的死亡原因是“慢性乙肝、肝硬化、急性肝功能衰竭、呼吸循环系统衰竭”。但记者在另一张出院费用结算单上,看到“出院诊断”一栏中却写着“干燥综合征”。“我们回到家中,才看出两个说法对不上,也不知是什么原因。”王彩娥很想搞明白是怎么回事。
记者在王彩娥的家中还发现了两张不同的“病重通知单”。王彩娥说,一张是她在去年12月16日收到的,医院留底的那张是“因为有疑惑,我们找医院要资料,医院才给我们的,但上面多了‘病危通知’4个字。为什么要加这几个字?我们也想不明白。”
医院表示,已经在病人进入重症监护室之后发了病危通知单,但是没有在“病重/病危”之间打勾,应该是要打勾,这是疏忽,要吸取教训。
医院致歉希望沟通
记者昨天联系了处理此次医疗纠纷的浙医一院医务科。据了解,目前医院正在和患者家属积极沟通,医院表示,患者入院时已处于肝硬化晚期,住院后经检查发现乙型肝炎病毒水平高、传染性强,表明已经引起明显乙型肝炎活动,此为患者病情逐步加重并最终发展成为肝衰竭的根本原因。
医院医务科在给患者家属的一份书面答复上,院方称:“回顾整个医疗过程,有几个方面需要改进和提高:服务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应更多的从患者和家属的角度看问题,体恤患者冷暖;沟通和告知需要提高,在沟通时没能以通俗易懂的语句让家属理解,对疾病发展的风险告知不够充分。鉴于以上情况,已向相关当事人提出批评和整改建议,因此而给家属造成的影响,医院深表歉意,并希望通过双方沟通、协商,妥善解决此医疗争议。”
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
记者从省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办公室了解到,如果医患纠纷不能协商解决,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或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有些纠纷,破坏正常的医疗秩序,当事人漫天要价也是不对的。记者从卫生行政部门了解到,当前医患关系不和谐,很大程度是老百姓对医疗质量不满意,其中也有医患之间缺乏沟通的原因,在“新医改”政策即将出台的背景下,规范医院管理和医疗程序,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将成为当前医政工作的重点。
本报记者 袁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