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2版:每日新闻·时评
3  4  
PDF 版
· 园长,您改叫老板得了
· 医保结“金山”,百姓心酸酸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9年3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医保结“金山”,百姓心酸酸
  ■李迎春

  

  9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纪委常委、监察部副部长、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屈万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医保基金大量节余情况不正常,为地方和部门挪用制造了机会。截至2008年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17亿,约有8亿人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在城乡居民参保人数大幅提升的同时,医保基金的节余率也是非常之高。2007年医保基金的节余率是34.8%,2008年是32.8%。

  医保节余日益形成“一座金山”,然而,对于这样的金山,老百姓却高兴不起来,反而有些揪心。令老百姓“揪心”的,不仅因为医保结“金山”为一些地方和部门挪用制造了机会,也在于“节余高”与“看病贵”之间的暧昧关系,更在于现行医保体制的内在制度缺陷。

  溯源起来,以1998年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为起点,开启了我国从公费、劳保医疗福利制度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历史性转变。肇始于2003年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又为农民的医疗保障做了制度性安排。随着医保覆盖对象的日益扩展,医保的节余额也逐年增加。民众不解的是,一项本应“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制度,却为何“结成了金山”?

  “医保成金山”与民众“看病贵”之间有着斩不断、理还乱的暧昧关系。医保“节余”高了,百姓实惠就减少,就意味着民众需要在更多的医疗项目、药品、服务上自行埋单,进而意味着民众需要在“医保”之外支付更多的费用。由此,“节余高”就逐渐转化为民众“看病贵”了。

  医保之所以会成“金山”,简单说来,就是“缴的钱多,花的很少”。这座“金山”的阴影之下,却笼罩着众多民众的实际利益。一边是“节余渐渐攀高”,一边是医疗支出不堪重负。此种差异,显然与“医保门槛高”不无关系。医保月月要缴,生病却是偶然。然而,即使是偶然得病,当你走进医院,你却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专家门诊的许多费用需自理;诸多药品不属医保药品目录;许多检查、治疗都不在医保“保”内;只能就医,不能保健;只限本人,家属全限……等等,都以种种条件捆绑着民众对“医保的实际享受”。

  有人或许认为,医保需要从长远角度来看待,因此,“节余高”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你现在没病,不等于你老了没病”;“现在医保账户里‘睡’着许多钱,不等于你今后哪天生病了钱就能足够”……这些理由,听起来头头是道,却经不起详加斟酌。要知道,医保的保障功能,并非是基于个人是否生病、生了何病,也并非完全基于个人支付能力来作为制度构架基础。恰恰相反,医保制度是以整体的思路来承担起对于全部个体的“保障功能”,它所期求的是构建一个“互助”的健康保障体系。就此而言,医保是完全不需要有“高节余”的。

  不可否认的是,医保基金“高节余”与某些地方政府和部门的有意为之不无关系。耐人寻味的是,医保基金的高结存率比较严重的竟然是西部经济欠发达省份。一座金山摆在眼前,难怪一些心术不正的要动动歪脑筋了。有关高层人士的前述表态,刚好印证了这一点。

  医改的大幕即将开启,调低医保“门槛”,扩大医保范围,从而降低医保节余,让民众更多享受医保制度的“诸多好处”,真的已经到时候了。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时评 A0012 医保结“金山”,百姓心酸酸 2009-3-11 48257178002CE17548257575004BF416[B1-戎国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