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1版:每日新闻·热线
3  4  
PDF 版
· 村民不爱花草爱种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草坪种土豆,树林成菜园,独城公园遇尴尬
村民不爱花草爱种地
■本报记者 黄 莺 本报通讯员 孟志康 汪水清
  ■本报记者 黄 莺

  本报通讯员 孟志康 汪水清

  

  “我把城里的房子出租了,就是为了找个环境好些的地方安度晚年,所以才找了这么漂亮的公园住下来。但现在你看看,树林被掏空成了菜地,河堤上也种的都是菜,要是再不管,三年以后,整个公园都要成菜园子了!”昨天,老人汪水清向本报96068热线反映了这个令他郁闷不已的事。

  汪水清所说的公园叫独城公园,位于杭州康桥镇独城村,是2002年修建的开放式公园,占地280亩。他告诉记者,变成菜地的树林和草地共有两处,一是在西南角的树林,还有一处是东北面的河边。

  这些树木,遭遇残忍的慢性死亡

  走进公园,大片的草地正在返绿,一条小河环绕着公园,还能看到野鸭在水面嬉戏,风景优美。

  记者首先来到公园的小树林边。从外围看,很难发现里面有什么异样,但这里确实内有“乾坤”——再往里走,眼前就出现了一片菜地,大约有300平方米左右,整整齐齐的开出了将近20小块,种满了青菜、莴笋、土豆等农作物。

  在菜地的边缘,围着一圈20厘米高、直径10厘米左右的树桩,能看到刀砍火烧的痕迹。粗粗估算一下,这片田里原来至少种了70多棵树。

  汪师傅指着附近一棵树告诉记者:“树叶会挡住阳光,菜长不大的,所以村民就用砍刀把树皮划开,这样树就没有营养了,过段时间就会死亡。”果然,在记者在不少树木靠近树根的地方都看到了这样的刀痕,树皮已经翘了起来。这些树基本已没有了树叶,只剩下了褐色的树干。

  “树被折腾死了,种菜的人再把树砍掉。有些树干劈成小块,拿回家当柴火,有些就烧成灰当肥料了。”说这话时,汪师傅不断地叹气。

  同样为公园处境可惜的一位师傅告诉记者,虽然这里是城郊结合部,但既然都在城市化了,他们也想享受一下和城市一样的公园,早上的时候可以呼吸新鲜空气。

  住在村153号的村民说,“我家的房子最靠近公园,原来大家都说我们福气好,就住在公园里,看看都漂亮,但是现在我们最倒霉。菜园里施肥的时候都是臭味!

  “菜农”坦言,“种田”就是为了吃上新鲜菜

  公园东北角围绕着小河的菜地,大约有3米宽,将近百米长。78岁的杨老先生告诉记者:“你看这些树干,原来是冬青树,还有一些是草地,里面种了很漂亮的花。‘开荒’种菜是两三年前开始的。一开始还是你种一块,我种一块,看看没人管,大家胆子大起来,都来种菜了。”

  记者看到,原来植在河岸边的桃树,所有枝条都已被折断,只剩了孤零零的一根树干,成了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像这样已经死亡的树木大约在四十棵左右。

  有位老阿姨正在翻地,准备种土豆。她告诉记者,在这里种菜的原因不过是想吃上新鲜蔬菜:“谁让没有自留田了呢。这些菜心、箩卜都是我们自己种来吃的。我没有砍树,是看到草枯掉了,才来种的。”

  一边说,她一边还热情地摘下菜心送给记者:“现在菜长得好,吃不光。不过过几天,这么嫩的菜心就没得吃了。”

  另一个种菜的大伯说,相对于种了花草树木的公园,他们更习惯以前的菜地,自己种菜自己吃,这样的小日子才过得舒心。

  不过,养护单位人员的高先生说,其实这些草并不是枯了,“它们到了春天还是会发芽的呀。”

  工作人员说,村民种菜很正常

  记者找到独城村村委会,其中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说起公园种菜的事情,很是不耐烦:“农民种菜很正常的,有什么好说的。”

  而汪师傅告诉记者,整个公园根本没有管理人员:“树林变菜园,岸边的亭子门被偷了6扇,电线电灯都被偷没了,就连走廊上的栏杆都被人踢断了。”

  另一位村委会的工作人员高志华说:“在河岸边的确是有市民种菜,但是基本上都种在树当中,不会砍树毁绿的。”

  在现场,记者遇到了来处理问题拱墅区绿化办杨主任。她看到被掏空的树林也很痛心,她说:“这里的公园是借地绿化,管理金费本来就少,而我们只能贴出告示,通过村委会劝告村民平整土地,以后不要再种菜了。同时,我们也会在这块地上,重新补种树木。”

  但是她也对补种树木的结果表示担心:“以前的借地绿化,也出现过这样毁树种菜的情况。我们也是平整土地,然后补种小树,但是村民会报复性地把树苗都给砍了。我不知道这次的结果会怎么样。还是要请村委会多做宣传工作,让村民不要再砍树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热线 A0011 村民不爱花草爱种地 ■本报记者 黄 莺 本报通讯员 孟志康 汪水清 2009-3-12 钱江晚报a00112009-03-1200003;钱江晚报a00112009-03-1200022;钱江晚报a00112009-03-1200024;钱江晚报a00112009-03-12000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