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日前的东方风云榜中国原创音乐研讨会上,高晓松抛出如出惊人之语:“中国人写词的能力超过作曲能力13000多倍”,因此“不必强调音乐原创,索性把国外好听的曲子买来填上我们自己作的词……”这一说法不仅当场受到了纵贯线的委婉反驳,随后更遭到了网友的炮轰。
在研讨会上,高晓松发言时说道:“今天《虞美人》还有13000多首,却把虞美人的曲子忘了……那么点写曲的能力,严重压制住了大量写词的才华或能力。人家的好曲子写得很多,为什么不用呢?”
很快,在某主流娱乐论坛上,一位自称是媒体人的网友胡建礼发了一个帖子,“一直很欣赏高晓松的风趣幽默,但这次他老人家把话说过头了……中国人词写得好那是不假,但也不能否定咱写曲的能力。”
胡建礼认为,词比曲调流传下来的更多更广不假,但这并不能推断出中国人的作曲能力就差。“中国古代社会士大夫和文人主宰话语权,乐人乐师乐工或歌伎的地位非常低下,导致当时流传最广的曲子也很难保存和流传下来。”
此外,胡建礼提出,词和曲记录方式和传播载体的不同,也决定了曲不如词保存得久、流传得广。“中国古代词和曲都用文字记录,词的记录方式一目了然,只要是读书人都认识;但记谱主要采用‘工尺谱’,只有乐师和音乐爱好者能看懂,而且古代没有录音机CD、MP3,难以传播。”即便如此,中国人也保留下来很多脍炙人口的好曲子,如《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等,不胜枚举。
本报记者 屠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