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16版:科教
3  
PDF 版
· 首席科学家
讲述“海上奇遇”
· 发现千年前的巨型渔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大洋一号昨日靠岸
首席科学家
讲述“海上奇遇”

■本报通讯员 孙湫词 本报记者 朱国平
  昨日,执行第20次大洋科考、远航大海300天的“大洋一号”科考船终于靠岸了,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踏上了久违的大地。

  本报青岛专电  记者昨天找到本次科考的首席科学家陶春辉和首席助理武光海,他们都是来自海洋二所的研究员,从他们口中探问到一些光鲜背后的科考险事、奇事和幸运事,感受科考队员探索大海的激动、惊奇和刺激。

  煎熬,长时间作业放空炮

  此次科考主要任务之一是勘测、寻找、取样海底热液硫化物(烟囱体),关键是首先找到热液区才能获取烟囱体。茫茫大洋海底热液活动区分布范围非常小,往往只有几十米到几百米范围,而且是在数千米海底,发现热液喷口(形似烟囱)无异于大海捞针,所以往往是长时间都没有进展。“我们第四、五航段各只发现了一个,每个航段40天左右,这样的成效已算高效,但谁不想早发现多发现‘猎物’呢?”陶春辉说,每次布测线(站)前都是最紧张的时刻,因为一两小时后就见分晓,“如果这次作业放了空炮,我就说声对不起。连续没有进展确实十分熬人,但必须有耐心和信心。”

  激动,发现喷口速度创纪录

  凭借着信心、耐心和不断摸索、研究,本次科考在10个月内发现了11个热液区,并且有3个世界首次发现,有4个热液区范围相当大,最长的达20公里,且水深大都相对较浅,令世界同行震惊。“我们的发现总体高效快速,代表性的就是‘18小时发现喷口’”陶春辉说。

  那是在第三航段东太平洋海隆,水深3000多米,海流湍激,作业特别困难,几次作业不成功。最后,大伙决定往南的一个离轴火山移动。结果证明这一判断极其准确,第一次放下用于海底观测的拖体时就看到了各种生物和烟囱体。于是马上定位、放下电视抓斗,一举抓上了烟囱体。在等待抓斗从海底上来时,科考人员们回放了6次录像确认,太激动了。整个过程前后18个小时,速度实属罕见和奇迹。陶春辉说,“我当时与队员开玩笑说,我们可以申请吉尼斯纪录啦!”

  真悬,拖体撞上洋底海山

  有喜悦,也难免惊险。首席助理武光海研究员难忘在第三航段东太平洋海隆作业,当时有3次拖体几乎丢失,丢失了海底“寻宝的眼睛”,后果不堪设想。最悬的是有一次钢缆脱开,就靠着对钢缆起固定作用的细绳,把吨把重的拖体拉回甲板。为此陶春辉把细绳保存起来作为自己的永久幸运绳。

  还有一次是拖体在离海底5米的海山向上坡作摄像作业,牵引拖体的绞车失去控制,眼看着拖体在海山上不停撞击,那个担心和心痛只有当时站在甲板上的科考人员知晓。当时武光海协助陶春辉赶紧与驾驶台紧密配合倒船转向,及时避免了一次难以预料的重大事故。

  危险,差点碰上2吨抓斗

  武光海感慨,风险无处不在,但海底硫化物的风景往往就在海底悬崖峭壁处,发现与危险同在。

  海上科考远离大陆,时间长久,除了设备仪器的安全外,最怕人员出现伤病,一旦出现严重伤病情况,救治条件有限,非常麻烦,所以,船上有严格的安全教育培训和管理措施。但是,武光海坦承在大海上作业受海况影响不测事件难免。特别是科考人员24小时全天候轮作,要严格防止注意力、反应能力下降。两吨重的铁家伙——电视抓斗,作业时因受巨大风浪影响常在钢缆上晃动,一不小心极有可能与人相碰,对人而言结果无疑是鸡蛋碰石头。“一次,有名队员一不小心差点与抓斗‘亲密接触’,幸亏我们极时提醒避开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科教 C0016 首席科学家
讲述“海上奇遇”
■本报通讯员 孙湫词 本报记者 朱国平 2009-3-18 钱江晚报c00162009-03-1800017;B9FAC871FAC2D0894825757C003138DE[A1-朱杨健≈B1-朱杨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