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记者与一名局外人进行了对话。他是一位即将毕业的博士生。
“说实话,我的第一感觉是‘同情’,包括对造假博士贺海波。不止我一个人,我身边的很多博士生都有同感。”
“这种事不仅发生在浙大,在中国其它高校都有。”
“我觉得读博是压力很大的一个过程。从被录取的第一天就想着要尽快发论文,完不成任务就无法毕业。”
事实上这位即将毕业的博士还有另外一个称号,“博五生”。因为他读了五年。“我已经发了10来篇EI以及SCI论文,可我所在的实验室要求比较高,必须在国外高级别期刊上发表文章,所以一直毕不了业。”
而且,“中国高校整体学术研究氛围比较浮躁,制度短平快要求教师出成果,”“一方面要求高,要求一定期限内完成一定的论文、课题、项目的质量和数量,强调结果,忽视过程;另一方面变化快,政策朝令夕改,难度迅速攀升,容易引发急功近利行为。学校标准‘压’到学院,学院‘压’到老师,老师‘压’到学生。”
“压力之下,部分学生蒙混过关心理作祟,对学术造假的严重后果估计不足,难免有人铤而走险。”
就在两天前,教育部科技委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对新华社记者说,就科学的本质和规律而言,大多数学科想取得一点成绩没有一二十年的时间是不行的,但目前与切身利益挂钩的硬性考核指标导致科研人员坐不住“冷板凳”。
教育部社科委主任吴树青说,学术不端行为与当前科研评价体系重数量、轻质量,重短期效应、轻长期积累的取向有关。“必须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从源头上扭转急功近利、甚至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