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4版:每日新闻·现场
3  4  
PDF 版
· 三成成年人睡不好觉
· 不能为你生孩子
我们离婚吧
· 洋牛郎
· 高污染车提前报废 昨起可领补助
· 4大因素导致失眠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9年3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今天是“世界睡眠日”,你知道吗——
三成成年人睡不好觉
  ■本报记者 张宇灿 本报通讯员 徐勤

  一个人只喝水不进食可以活7天,而不睡眠只能活4天。现代人关注健康、努力提高生活质量,为了运动、健身、饮食、养生……不惜钞票与精力,却往往忽略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睡眠。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科学管理睡眠”。

  人的一生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处于睡眠状态。调查显示,成年人中受到睡眠障碍困扰的比例高达30%。其中,失眠又是最为常见的睡眠问题。

  很多人认为,睡觉不好不是什么大问题,殊不知长期失眠会导致大脑功能紊乱,对身体造成多种危害,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陈树林告诉记者,他们医院日前专门开设了睡眠障碍门诊,时间是每周二、周五全天,到目前为止开诊只有7天,但已接诊患者100余人,最多一天有20多人来此寻求解决“睡的难题”。数据显示:睡眠障碍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比例约为3:2;年龄则集中在20~30岁及45~65岁这两个年龄段。

  退休后,安眠药越吃越多

  57岁的张女士两年前退休,之后逐渐出现失眠症状。“晚上明明困得不行可躺在床上就是翻来覆去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了也很快就醒了……总是做梦,好像只要闭上眼睛脑子里就开演电视剧,那个热闹啊,这样睡上一觉,比醒着还累!”张女士说,失眠导致她白天疲乏,常常感到心慌、胸闷。没办法,她开始服用安眠类药物,起初效果还行,但几天后就必须加量,一直从半片、一片加到小半把,家里人害怕了,不让她再吃药;后来采用中药调理,但每天睡眠时间还是只有两到三小时。    

  陈树林医生使用新引进的睡眠检测仪器对张女士进行了睡眠时的脑电波状况分析,了解她睡眠结构的变化,比如深睡眠时间是否达到标准量,睡眠结构是否存在紊乱等,由此对症下药。医生发现,张女士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她失眠的诱因很可能是来自“退休”。医生为她进行了以放松训练为主的物理治疗,还建议她参加了集体心理治疗,放松心情的同时,培养正确的睡眠习惯。此外,医生还为她开了新型抗焦虑药物,而不是安眠类药物。

  “睡个好觉”成了心理负担

  小李是杭州某大公司的会计,她格外看重这份收入稳定待遇好的工作,可偏偏遇上了睡不好的难题。“睡不好,白天精神就差,做事情精力不够,还常常丢三落四,还有黑眼圈,皮肤也不好。这样下去我都怕丢了工作。”小李告诉医生,为了解决睡眠问题,她跑了好几家医院的神经内科,后来又找中医调理,每天都要吃中成药、保健品。她还试过不少方法:每晚热水泡脚、睡前喝牛奶、家里灯光调暗……可晚上看到床,心里还是发憷。

  陈树林医生说,类似小李这样的上班族,因为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等原因,遇到睡眠问题的不在少数。医生为小李进行了睡眠监测,发现小李的问题不是睡得少而是睡得太多:她每天晚上不到10点就上床,到第二天早上7点起床,睡得时间虽然长、但质量却不高,因为她对睡眠太过在意,反而给自己造成了心理负担。医生为小李进行了心理疏导,并建议小李晚上不要早早就准备睡觉,等有了困意再上床。一周后,没吃一颗药丸,小李的睡眠质量已有大幅改善。

  什么才是健康的睡眠?

  评价睡眠质量好坏的标准,不是睡眠时间的长短,而在于看第二天的精神状态,只要第二天感觉精力充沛,没有觉得不舒服,这就表明睡眠质量好,是健康的睡眠。

  一般情况下,不同年龄段对睡眠时间要求不同,青壮年一夜睡7~9小时,少年幼儿增加1~3小时,老年人减少1~3小时。睡眠质量的要求一般则为:上床半小时内即能入睡,整夜不醒或醒一次,不是间断多醒或早醒;不梦少梦,不是多梦或噩梦;睡眠深沉,不是似睡非睡,或易受环境干扰、惊醒。

  要想保证健康的睡眠,应注意几个方面:有规模的作息时间;睡前不要吃东西;关灯睡觉;采用好的睡姿,侧卧、仰卧,不能趴着睡或半趴着睡;坚持锻炼身体;避免生活压力,睡觉前尽量不要谈论生活中的烦心事,同时保持睡眠环境安静,保持床和枕头的干净舒适,枕头不宜过高,睡觉前不要做过于剧烈运动,保持心情平静。另外,放松心情,学会自我解压则是保证科学睡眠的一个重要“秘诀”。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现场 A0004 三成成年人睡不好觉 2009-3-21 钱江晚报a00042009-03-2100016;钱江晚报a00042009-03-2100017;钱江晚报a00042009-03-21000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