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工作找得怎么样了?”“你和上回说的那家单位到底什么时候签约?”……找工作找到3月底,许多老师比毕业生更心急,一边忙着打电话了解就业情况,一边想方设法向用人单位推荐学生,浙江科技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主任袁秋萍就是其中的“牛”人之一。
最近几年,袁秋萍每年都能推荐近10名学生去熟悉的企业就业。而在今年就业形势相对严峻的背景下,目前经她推荐成功就业的学生也已达到5名。昨天,她向记者透露了自己的独门秘籍。
产学研一体,最利就业
“说白了,我做的就是产学研结合的一件事。”袁老师一语道破天机。原来,她推荐学生去的用人单位,几乎都是自己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合作伙伴。这不,袁老师最近正在帮一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做提取虾青素(一种色素)的科研项目,并带了两名学生一起研究,现在这两名2009届毕业生顺理成章成了该公司的预备员工。
据了解,袁老师每年都会拿出几个与企业合作的科研项目作为大四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供学生选择,所以,当这些大四学生在袁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的时候,工作也基本落实了,比起其他学生为了找工作和写论文两头忙,他们轻松多了。“这些学生跟着我做的科研项目成果往往是企业即将投入生产的新产品,企业要研发新产品一般都有用人需要,我的学生们就业优势自然独一无二。”袁老师解释说。
给学生吃“定心丸”
除了培养学生们的就业优势,袁老师还不忘给学生吃颗“定心丸”,让他们能安心工作。袁老师每次在找学生参加相关科研项目时,都会事先声明,今后有机会推荐去合作企业工作,如果不愿意去,请把机会留给其他真正愿意去的同学。有空的时候,袁老师还会带学生去合作企业走走看看,帮学生事先了解企业,做好心理准备。
公司会给导师面子
前文所提到的那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地处天台,这几年一共接收了袁老师推荐的20多名毕业生,仅有一人跳槽。“我后来专门去了解过,他是因为女朋友在杭州,才换工作的。”袁老师告诉记者,“所以那家公司的老总特别信任我的推荐,上回有位学生没赶上该公司的招聘专场,眼看毕业期将近,我托丈夫帮忙给他找了一家杭州的企业就业,可他还是非要去该公司,我试着又推荐了一次,该公司老总居然临时增加了一个名额。那名学生别提多高兴了。”
另悉,袁老师已经定下了明年的几个项目,为下一届学生就业做准备。该校昨天还与浙江省工商业联合会签署了一份全面合作框架协议,为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本报通讯员 宋珂
本报记者 沈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