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20国集团(G20)峰会前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的一篇文章24日引起了国际关注。文章建议创造一种“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以“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从而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
尽管中国官员没有直接点美元的名,而且中国官方以前也表达过类似立场,但西方多家大媒体反应强烈,甚至认为这是中国政府“废掉美元”的一篇檄文。目前神经有些紧张的美国舆论界显然不习惯中国从“操控人民币汇率”的被告突然向批评者的角色转变。
而专家表示,要求出现美元替代品的呼声在国际上早就有了,并随着这场金融危机在日益扩大。这篇发表在中国央行网站上的文章,是中国观点的直率表达,在G20峰会即将召开的敏感时刻,中国高官这样做可以减少外界对中国态度的误判,是很值得鼓励的。
“超主权国际货币”惹恼美媒:
中国准备“挑战美元”
周小川的这篇文章23日同时以中英文刊登在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上。24日美国很多媒体对此事发表评论,字里行间透露着惊讶和焦虑。
《华盛顿邮报》:对美国经济未来,中国又投不信任票
《华盛顿邮报》题为“美元统治的终结?”的文章称,当周小川呼吁废弃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时,美国人不禁会问中国人到底是在忧虑1.4万亿美元储备的价值下跌还是“另有所图”?
文章说,当上周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宣布将购买数千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时,中国官员“感到气愤”,因为他们担心这将导致通货膨胀并最终使中国的资产缩水。而这一次,周小川建议“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这“分明是对美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又投了一次不信任票”。
《华尔街日报》:中国把矛头指向美元
《华尔街日报》的标题是“中国把矛头指向美元”。文章说,中国要求创造一种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以替代美元为最终目标”,“这个建议反映了发展中国家日益增长的对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不满情绪”。
文章同时评论说,这个“不寻常的”建议,显示出中国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时“日益增长的自信心”。
文章还说,这个建议显然是为即将召开的20国集团峰会“吹风”,在以前类似的国际经济会议上,通常是发达国家批评中国的经济和货币政策,而这回,中国变成了“准备攻击的一方”,它将在其他一些新兴国家,如俄罗斯的支持下,清楚表明他们希望的新国际经济秩序中,要“减少美国和其他富国的领导”。
《纽约时报》:为使中国G20峰会上有更多筹码
《纽约时报》认为,这是中国又一次表示担心美元资产的安全。文章说,尽管现在很少有分析家相信美元很快就会失去全球主要外汇储备的地位,但这一建议显示“中国已经准备好在全世界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文章还担心,如果中国对美国国债失去兴趣,美国的借贷成本将上升,这将使美国政府执行经济刺激计划的费用更加高昂。文章引用彼德森研究所经济学家拉蒂的话说:“中国很担心美国的财政赤字最终将导致通货膨胀,并损害中国的美元资产的购买力。这种顾虑是很合情理的。”
文章认为,中国选在这时发出上述建议是为了使中国在伦敦G20峰会上有更多筹码。《纽约时报》还说,以前也有发展中国家提出这样的建议,美国对此“很警惕”,担心会造成骨牌效应并削弱美元的地位。文章还特别提到,在星期一发表的另外一份声明中,中国表示将继续购买美国国债,“而这恰好是美国欢迎的”。
奥巴马回应周小川:
不需要建全球货币
对央行行长周小川呼吁建立超主权储蓄货币的言论,美国总统奥巴马3月24日作出回应:投资者对美国经济有信心,美元现在格外强劲。他说:“我不相信有必要建全球货币。”
奥巴马是在当晚白宫举行的其就职以来第二次黄金时段记者会上作出这一回应的。
对于中方提议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奥巴马说,当前美元格外强劲,原因是投资者认为美国经济在世界上最强劲,政治系统最稳定。奥巴马自信世界公众正在恢复对美国形象及其全球能力的信心。
奥巴马表示,当前所有国家都要采取行动提振经济,他不想看到有的国家特别卖力,而有的国家却不采取措施,总要有人起领导作用。
俄日与中国有类似想法:
要以其他货币替代美元
在俄罗斯和日本都有要以其他货币替代美元的观点,所以对中国此次的表态多有反应。
俄罗斯总统新闻局的官方网站刊登了对4月G20峰会的具体建议,其中就有发行一种“超国家”的“超级储备货币”的建议。据《生意人报》报道,这一建议将成为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出席G20峰会时发言的一部分。24日俄“纽带网”评论称,周小川的观点反映了中国的立场,表明中国将向全世界展示美元主导货币体系改革的新思路。文章还说,此前关于引入一个新的世界储备货币“被积极讨论了好几个月”,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和俄罗斯官员都表示支持这一想法。
日本共同社、每日新闻网、产经新闻网等24日都报道了周小川的文章,一名日本经济学者表示,“这是时下需要的讨论”。他说,尽管中日存在各种利益纠葛,但在摆脱目前美元主导体制的关键点上,无疑具有共识。这也是同为美国债最大持有国应该表达的合理诉求。
本版稿件综合新华社、央视、
《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