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焜
本报讯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晚上睡个好觉对于住在杭州江干区三里家园的部分住户来说,是件挺困难的事。因为附近的农都市场夜里卸货声实在太吵,“如同开拖拉机”一般,有的居民得戴上耳塞才能睡觉,有的居民则被折腾出神经衰弱(详见本报3月21日A2版、3月22日A7版)。
前天,农都水产市场负责人约见本报记者,并当着社区干部和居民的面,向大家保证:措施已经有了,请大家再熬几天,月底前把问题根治!
影响居民休息的噪音是哪里来的?浙江省农都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金辉带着记者去现场转了一圈。在路上,金辉向记者坦承:“噪音有,也的确是水产品市场的经营活动带来的。”金辉说,一般来说,海鲜养殖户都是下午捕捞,装车后就从各地往农都运,运到农都已是晚上了。这时,来自全省各地的“经销商”们纷纷赶到农都来装货,人流量车流量就大了。“现在算淡季,每晚高峰期的车流量有3000来辆,正因为市场内车流量大,有些车因为赶时间,就在外面卸货,这一来,就影响到居民了。”
说话间,我们来到了农都市场外面南侧的尧典桥路。因为部分经营户在店铺里开了一道小门,出门就是尧典桥路,所以部分货车也图方便,开到这里后,就在这里卸货。“本身路不宽,喇叭声、双方讨价还价、沟通交流的声音,增氧泵工作的声音交汇起来,直接影响到三里家园小区临马路的几幢居民的休息。”金辉说。
“居民的投诉,我们也收到了,但因为是在市场外面又没有执法权,我们也没有好的办法,只能通过保安去劝阻司机和货主声音小点。”金辉说,前段时间,街道牵头,开了几次协调会,提出了实施方案,目标是“从源头上解决噪音问题”。
记者看了看相关的实施方案,主要有几方面内容:严格控制进入尧典桥路的车辆,在进入尧典桥路的3个入口设置栏杆(道匝),聘用12名卡岗人员,禁止货车进入(据了解,其中2个卡点以前就有,但一直没人管;新增的卡点在白田畈路,设置成一道伸缩门);把经营户用来卸货的小门封死;对增氧泵进行噪音改造(修固隔音罩);市场内禁鸣喇叭,违者将予以经济处罚等。金辉挺自信,这次改造的费用由他们出,相关部门出人出力,所有措施都将在本月底前落实到位。
那么,对于这些情况,居民们又有着怎样的反应呢?记者跟随金辉来到三里家园社区办公室。副书记陈培红说,前段时间,街道里开过了协调会,情况已经有所好转,反映噪音问题的居民少了。闻讯赶来的家住21幢的吕美云阿姨也点了点头:“说实话呢,这几天情况是好了些,耳根清净了点。”话说完,她又对金辉说:“其实住在市场边是有利有弊,买海鲜的确是方便,我可喜欢吃了。噪音也有,过段时间就是买虾的高峰期,对不少住在高层的人来说,确实是吵得厉害。”这时,金辉笑了:“我们也想跟大家做成好邻居,请大家再熬几天,月底把这个问题根治!”
昨天下午,记者还联系上了家住22幢的张大妈。前几天,她向记者展示了一副耳塞,那是从网上“淘”来的,全家全靠它才能睡觉。昨天, 她告诉记者:“声音还有,但比前几天好多了,耳塞也不大用了。”记者随后把整改意见告诉她,她回答:“嗯,我们等着看呢。”
掰指头数一数,今天是3月27日,离月底还有5天。噪音问题到底能不能得到解决,到时候就能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