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生 吕王月 本报记者 朱国平
算一算,刚刚过去的一个月,你的收入中有多少用来购买能源?交的电费、车子跑的里程、付的燃气费……不过,这可不是你一个月的全部碳排放量,除了这些直接耗能排放的二氧化碳,即使你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因为它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需要消耗能源,你同样在间接生产二氧化碳。
那么,到底该怎样计算碳排放量?在气候逐渐变暖的今天,又该如何减少碳排放量、建设低碳城市?英国著名科技记者蒂姆·雷德福,近日做客英国驻上海总领馆文化教育处在杭州举行的“气候酷派”活动,与中国科技记者交流了他的理解和看法。
蒂姆曾经在英国《卫报》工作了32年,先后四次获得英国科学家作家协会年度科学作家奖。
200年用尽1亿年阳光
蒂姆首先从蜂鸟和北极熊两个例子开始介绍动物对能源的依赖。和动物一样,没有能源人类也不能生存。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在消耗能源,如早期的砍伐树木建造房子、获取动物皮毛制作衣物,然后逐渐发展到利用马之类的动物作为劳动生产工具。在这个过程中,能源消耗速度并不快。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不吃饭、相当于100个劳动力的拖拉机,能耗却大大增加了。
人类所使用的能源来自2.5亿年前古老的太阳光,它由植物吸收并保存下来,转换成天然气、煤和石油。但在工业革命后的200年内,人类却几乎用尽了1亿多年的太阳光,将其以碳的形式排放到大气中。
是时候考虑建设低碳经济了。蒂姆发出呼吁,可通过什么方式来建设呢?
房屋墙厚窗小更节能
蒂姆认为,一方面,人类不得不继续使用太阳光转换而成的能源,利用先进技术高效利用化石燃料,或寻找新的能源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我们必须从历史过程中吸取经验、从传统生活方式中学到东西,来降低人们对能源的需求。
蒂姆以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建筑特色作为引证:像希腊的房子,基本都是白色外墙,这样的墙面很好地反射了太阳光,帮助降低屋内温度;此外房屋周围一般种植大树,也抵挡了不少阳光照射;
像法国的传统建筑,一般墙厚窗小,夏天阻断外部热量传入,冬天防止内部热量散出,很好地保证了房屋冬暖夏凉的状态;
还有围着庭院建房的古罗马建筑、七层楼的也门建筑,都是各地值得借鉴的传统方法,可以帮助现代人类减少对能源的需求。
就近利用也是节能理念,避免了在远距离运输中能源的浪费。很多时候,一标准煤往往只有10%的利用率。组合城镇建设——将城市分割成小系统,就近满足系统所需——是高效利用能源的一种形式。
不为“低碳”而“低碳”
蒂姆列举了5个英国的低碳城市,它们由于顺应各自历史发展,因此解决方式各不相同,有传统工业城市摈弃工业发展道路转向第三产业发展的;有航运城市发展而来的;还有本身就是大学城的。可它们都没有把“低碳城市”当做一个概念,而是作为一项行动。
不过也有为“低碳”而“低碳”的。阿联酋曾计划建造一座低碳城市,其中采用古老的解决办法——城市中没有车辆、主要使用太阳能。蒂姆说这是一项伟大的规划,但需要投资几百亿美元,而这本身就是能源的耗费,因此蒂姆指出这算不上是“低碳城市”。
“低碳城市”是必须在非常长的时间内持续“低碳”,他这样认为。
做一名低碳公民
与中国记者探讨期间,蒂姆被问到自己是否是一个低碳公民。他笑言早在1963年,他就已经放弃了驾驶执照。
他说,汽车让城市变得越来越大、让城市越来越不适宜居住,他并不喜欢。蒂姆坦言自己现在跟儿子住在一起,住在“盒子”一样小的房子里,这是非常节能的。平时,他喜欢走路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不过蒂姆也“交代”,这次来中国没有办法了,只能乘坐飞机,还有去年去美国也坐过几趟飞机。
蒂姆说,低碳公民不是一个局限的概念,它包括吃穿住行很多方面,自己一直在努力做一名低碳公民。
■链接
气候酷派
气候酷派(Climate Cool)是英国文化协会(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与中国科技部启动的区域性项目,以具有创新性和创造力的方式,提升人们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并鼓励采取应对的行动。活动包括绿色校园行动、媒体科技记者培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