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一本《中国可以说不》横空出世,引发了一场空前的争议,并迅速跃升为超级畅销书。
13年后,一本被称为《中国可以说不》“升级版”的《中国不高兴》面世,再度成为争议焦点。
这两本书出自同一个图书策划人——张小波,用他的话说,这是在精神气质上遥相呼应的两本书:“13年来,中国的国际和国内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和《中国可以说不》相比,《中国不高兴》少了一些情绪性色彩,多了理性成分,但其中不变的是对中国命运的思考。”
这本由五个人侃了三天最后集结而成的书,其中的观点真的有这么犀利吗?真的可以再一次引发公众的思考和辩论吗?
为什么写:让中国不高兴的事情太多
说到写书的背景,作者之一黄纪苏先聊起了当年的《中国可以说不》。
黄纪苏说,13年前,中国一小部分人中弥漫着一种消极的“沉船心理”,就是中国这条船可能要“沉”,大家要赶紧跑,当这一小部分所谓的“精英”这样表现的时候,民间却还有一种反思:中国真的那么差?我们在世界格局中真的就这样了吗?于是,就写出了《中国可以说不》,说出了民间的声音:我们可以站出来说“不”,我们要有自信。
13年后的今天,世界发生了新变化,但是围绕着中国的风浪有增无减。黄纪苏扳着指头一一道来:中美舰船在南海对峙、周边一些国家声称对南海部分岛屿拥有主权、日本又对钓鱼岛问题说三道四、圆明园兽首被拍卖、西方国家借西藏问题指手画脚……:“这些事件一再撩拨中国人情绪,《中国不高兴》就是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因素下催生而出了。”
怎么样写:神侃三天集结成书
对于《中国不高兴》的书名,作者之一的王小东说,这只是一种象征说法,是出版社操作畅销书的技巧性做法,但他们的思想是百分之百纯粹。
另一位作者宋强在接受英国《卫报》的采访时也说,“不高兴”似乎是有点儿戏般的词,但他们谈论的内容绝不儿戏。
不过,写书的过程倒的确有点让人意外——5个作者真正集结在一起写这样一本书只用了三天,而且用宋强的话来说,是“君子动口不动手”。
当年《中国可以说不》的出版策划人张小波决定要出一本“升级版”,于是他把宋强、宋晓军、王小东、黄纪苏、刘仰等召集到北京郊区的一处农家乐一住三天。
“这本书严格来说不是写出来的,而是‘说’出来的。”宋强解释说,“这三天,我们什么事情都不干,就是讨论、神侃,上午侃、下午侃,中午连午休都没有,就是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晚上喝喝茶,再继续讨论。三天的神侃大会连个讨论提纲都没有,我们就从去年的几件大事开始,结果三天三夜讨论出了现在大家看到的这本书。”
三天神侃结束后,五个人各奔东西,宋强和出版社的编辑们则根据这三天的讨论录音进行分类和梳理,整理成文字资料,“书中99%的内容都是这三天讨论的。”
不过,似乎为了说明其实这本书还是深思熟虑的产物,宋强也透露说,在后期整理文字的过程中,编辑还和作者们进行了补充交流和跟进,他本人就曾补充撰写了4万字的文字资料。
当初在农家乐讨论的时候,担任讨论主持人的正是出版策划人张小波。他总是安静地坐在一旁听学者们激烈讨论,每当讨论完一件新近发生的大事情,他就会摇摇头,颇为感慨地说:“这事儿,真让人不高兴。”感慨的次数多了,他一拍脑门:“有那么多让人不高兴的事情,这本书就叫《中国不高兴》!”
该怎么读:听作者说,您自己想
在宋强看来,和《中国可以说不》相比,《中国不高兴》已经少了许多情绪色彩,多了理性成分,他认为这本书的其他几位作者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专业的见解使得话题可以深入到外交、政治、经济、军事、文艺等诸多领域。
即便宋强觉得已经理性了许多,可在书发行之后,读者中争议最多,质疑声最大的,依然是认为书中观点太偏激。
而且,《中国不高兴》一个最大的特点,便是“点名批评”。细读这本书,就会看到作者对对于下面这些“明星人物”都是持批评态度的:龙永图、厉以宁、林毅夫、樊纲、丁学良、崔卫平、朱学勤、余世存、宋鸿兵、马立诚、王蒙、王朔、李银河、周孝正……
对此,宋强表示,在那三天三夜中,学者们的讨论是不设置底线的,“只是在后期整理出书时,作为职业出版人我们才会进行必要的出版过滤。”
对于外界的质疑,宋强称他们早就做好了思想准备,“不管外面说我们是激进分子还是太左,我们都不希望纠缠于这些无谓的解释,我们只是在讲事实讲道理而已。”
宋强表示,《中国不高兴》的话语腔调让大家觉得有些不习惯,这是因为“我们从来不用文艺腔调说话,不用大家习惯的那种套路说话,我们只说自己想说的话。”
也许正是这种尖锐,甚至也许是刻意的尖锐,让这本书话题众多。
而有一句书评更说得颇为到位:不光要听作者说,您还得自己想。独立思考的不断培养,对于现在的每个中国人来说,远比“高兴不高兴”更有价值,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