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莺
本报讯 昨天中午,杭州舟山东路树人大学正门口,站着一个很雷人的青年,他头上戴着红色遮阳帽,两张A4纸粘在帽檐边,只露出一只眼睛,背后还粘着一排7张A4纸做成的简易广告,写着“向大学生求工作”。
这个年轻人叫李路,山西省晋中市人,他这套类似“行为艺术”的做法是为了在大学生中间寻找浙江商人的亲属,从而认识浙商,寻找工作和学习的机会。
见人就问“你认识浙商吗?”
一到树人大学门口,记者就看到正在派发“自荐信”的李路,头顶两张A4纸、手拿一叠传单的他,看起来非常醒目。
当路过的学生好奇地围到他身边时,他就会递上自己打印的资料,一边自我介绍:“我是山西晋中市榆城人,我想到杭州来工作。我特别欣赏浙江商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想向浙商学习。但是我没有机会进入浙商圈,缺乏直接向浙商学习的机会,你有亲戚是浙商吗?如果方便的话能不能交个朋友,为我牵线结交浙商。”
记者在他的旁边站了一会,发现大部分人听了他的这番说辞都会愣一下,几乎没有人接他的话。但李路毫不气馁,在有人围观的时候,他还是会递上资料,为自己作宣传。
李路解释“向大学生求工作”其实是想找人脉,他说:“我对浙商的定义是做生意的浙江人,因为我是外地人,人生地不熟,想立足不容易,而中国又是人情社会,如果有亲戚朋友推荐一下,无论求职还是做事都要容易很多。”
老阿姨规劝:还是投简历实在
然而几名听过李路自我宣传的同学对他这种寻找人脉和工作机会的方式都不看好。
一位姓李的女生评价:“这个方法有些投机。对方跟他又不熟,怎么可能帮一个完全不了解的陌生人介绍工作?”
另一名路过的男生索性说:“这也太势利了吧。要是我有个做生意的爸爸,我绝对不理他,动机太不单纯了。”
住在附近的马阿姨本来以为李路发的是减价传单,知道咋回事后直接劝他:“小伙子,大学毕业也要脚踏实地,这样做浪费时间浪费钱,还是到人才市场投简历实在。”
只有一个读大四的学生和李路聊了几句,拍着他的肩膀叹气:“兄弟,现在找工作是不容易,你挺有勇气。”
在记者守候采访的一个小时里,李路手里的10份传单一份也没有被拿走。
一心一意“不走寻常路”
虽然记者没有看到有学生给李路留下联系方式,或者对他表示支持,但是他依然没有气馁:“上午我还是发出去十几份自荐信,说明还是有人接受这个想法的,而且我觉得自我宣传和搭建人脉是一个长期工程,只要我一年两年坚持下去,肯定会有浙商支持我的。”
李路是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大专生,毕业一年半,因为家境比较好,所以一直没有正经找过工作,在各地边打工边游历,去过北京、重庆、青岛等地。
他表示自己很想做生意,在读书的时候也曾经有过尝试,但是亏本了。一心想走出老家、留在浙江的他决定“不走寻常路”——一边找工作,一边向大学生发“自荐信”,从学生里面找资源。
“我知道这种方式利用了中国传统的一些陋习,不是公平竞争,但我看了好多营销方面的书,觉得这种看似不合理的方式在某些情况下还是可行的。”李路这样告诉记者:“我会坚持通过各种方式认识浙江人,寻找认识浙商的捷径。”
记者问李路,你是想找“富二代”吗?他摇摇头说,做小生意的人也可以,我只想先踏进浙商(在他眼中浙商即“做生意的浙江人”)这个圈子,学做生意。
前几天,本报报道过一则新闻,也是关于大学生学做生意的:三个大学生在小区门口摆起菜摊,从最底层开始创业。很多读者在本报交互平台96068上留下赞赏的言论:“这三个孩子不错,在现代社会找到自己的定位,不怕苦不怕累,从最基础做起,以后肯定有出息。”
可见,想创业、想学做生意、想建立人脉有很多方式,从基层一步步走,一步步学,一步步积累才能被更多人认可。
中国社会的确是人情社会,但是熟人的关系是长期积累的,是在交往中合作建立的。
在路边靠“自荐信”认识的人,万一是骗子呢?你真能放心把未来交给他吗?而他又凭什么相信一个陌生人?
李路,捷径不好走,别傻别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