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斋点评:
明初的解缙(字大绅)文采裴然,19岁就进士及第,侍候过明太祖、建文帝、明成祖三个皇帝,官至内阁首辅,参与机务,“一时诏令制作,皆出其手”。
在皇帝身边工作,除了文才好之外,还需要有急智。否则皇上一句话问下来,答不上或答不好,都会惹祸祟。好在解缙自小就有“神童”之称,这种应对自是不在话下。
作为近臣,解缙常要陪皇帝在御花园游玩。一次皇帝登桥,问解应当如何描述。解缙答道:“这是一步高过一步”。待到下桥了,皇上又考问他,解缙即称:“这叫后步高过前步。”皇帝听了十分喜悅。这场君臣对话,许是民间杜撰,但充分表现了解缙出口成章的急智。
古代笔记中,关于这种奉承皇帝的“脱口秀”,还真不少。在张岱的这册《快园道古》中,就可随手拈出两则。
“一禅师被召朝见至尊,口称万岁。至尊下殿,手挽之曰:‘师莫行礼,且说明何以谓之万岁?’禅师合掌遽言曰:‘尧、舜、禹、汤、文、武,至今还在。’至尊大悦,宠礼甚厚。”
把眼前的皇帝比作先古的圣君,没有一个万岁爷听了会不高兴的。
“世宗登极之日,御龙袍颇长,上俯视不已,杨廷和奏云:‘陛下垂衣裳而天下治’。”
明武宗无子,死后,从弟朱翀得以继承皇位。可能是有点底气不足吧,登基那天,这位新君总觉得龙袍显长不太合身。一旁的宰辅杨廷和马上说:衣裳长垂,昭示天下太平,是吉兆啊。说得皇上心花怒放。
但光会说好话是没有用的,历朝为君者,奉承的话难道还会听得少吗?一旦失言,些须拂逆,该贬官的照样贬官,该杀头的照样杀头。杨廷和官居首辅九年,因小事忤了帝意,终被削职为民。解缙那就更惨了。明成祖想改立次子为太子,征求解的意见,解却引经据典不赞同,还指着庭上一幅虎画当场作诗:“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见解缙说得有理,成祖无奈之下打消了改立太子的念头,但自此却对这位爱管皇家“闲事”的大臣心存忌恨,不久就把解缙降职贬到了广西。永乐八年,解缙赴京奏事恰逢成祖北征未归,便到东宫见了太子后即回广西去了。那知道此举却触犯了天条,被以“无人臣礼”关入大狱。五年后,一次锦衣卫上囚籍,明成祖看到上面有解缙的名字,便话中有话地问了一句:“缙犹在耶?”手下人心照不宣,回去后将解缙灌醉,拉到雪地上活埋了事。可叹一代才子,死时年仅四十七岁。
嗟夫!在专制社会,即便才子,如没有一点“奴”相,要平步青云,看来也是不可能的。但即使已卖身为“奴”,身居高位,但只要表现出哪怕一丁点独立的见解,拂了龙鳞,照样只有死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