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1版:人文
3  4  
PDF 版
· 为一架钢琴寻找最好的归宿
· 为什么
文物不如塑料人受欢迎?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3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为什么
文物不如塑料人受欢迎?

博物馆里“冷”“热”分明,大部分参加者看不懂文物,却对民俗文化有共鸣
  本报讯 “怎么还是有人去摸‘老爷爷’的胡子啊?博物馆里那么多文物,难道就只有这些才有看头?摸来摸去有什么意思嘛!”宁波读者小戴近日又给本报热线打来电话,向记者诉说他的疑惑。

  小戴家住宁波博物馆附近,去年年底也曾给本报打来电话,表示宁波博物馆民俗展厅的人气很旺,老人雕塑的胡子都被扯没了(详见本报去年12月10日报道)。而相比之下,大家在文物展厅驻足的时间却不长。“现在文物好像还是没有塑料人受欢迎。怎么回事呢?”带着小戴的疑惑,本报记者前天再次赶到宁波博物馆。

  参观者:

  文物看不大懂,

  还是雕塑吸引人

  周末到宁波博物馆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记者发现,在二楼的史迹展厅,大家主要还是走马观花,瞄一眼考古文物,看看玻璃罩里的文字说明,随即就转入下一陈列室。展厅里除了博物馆播放的介绍外,很少有说话的声音,彼此各看各的。

  而在三楼《“阿拉”老宁波——宁波民俗风物陈列》展厅里,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这个展厅里陈列了很多宁波的老字号,比如缸鸭狗、楼茂记、大有南货店,还展现了民间风俗,比如十里红妆等等。像中秋节、过年等一些民俗都用硅胶塑料人进行了生动的场景还原。比如中秋节,有几个男人围坐在石桌边喝茶,边上站了妇女和小孩,小孩的手上还拿了被咬了一口的月饼。硅胶塑料人像非常逼真,记者快步走过一个人像时,晃眼之间,还以为身边站了个真人。仔细一看,连“毛细血管”和“汗毛”都被做了出来。

  正如小戴所描述的那样,一些参观者看着看着就想伸手去摸一下。不仅是人像,场景中的木制楼房也是相当受欢迎。展厅的保安告诉记者,相比开馆时,现在情况好多了,但也不乏有些人难抑好奇心。

  在宁波打工的小缪当天放了假没事,第二次来到宁波博物馆。“免费的嘛,过来看看。”小缪说,她觉得三楼风俗展厅比较有意思,所以这次就直奔三楼。“我看不懂什么文物,还是这里的东西比较吸引人。”

  专家:

  围着一个人像,

  就能掏出一大串故事

  为什么在博物馆中,大家对文物反应平平,却对场景中的人像物体热情高涨呢?宁波博物馆宣教部的黄勉免告诉记者,对于“老宁波”的民俗,很多宁波人参观以后都深有感触,感叹自己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很亲切。黄勉免说:“有时一家人来参观,大人就会跟小孩讲自己小时候的生活环境是怎么样的。围着一个人像,就能掏出一大串故事!”

  “不单单是宁波人,外地人来到这里,也都有亲切感。” 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陈华文说,类似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很多地方过节的形式都是差不多的,中秋节吃月饼,过年吃饺子,“大家在展厅中看到这些民俗场景,油然而生一种认同感。而文物对于现在大多数人来说,年代距离那么遥远,很多东西摆在那,也不知道古时候是干什么用的。看着眼前这些陌生的文物,自然没有共鸣、没有热情了。”

  带着孙子来博物馆参观的孙老师对陈华文的说法很赞同。“展厅里的文物一般都只配了文字说明,我们看了以后也没什么感觉,就知道眼前的东西叫什么。”得知记者来自杭州,孙老师一下子提高了嗓门:“前段时间我去浙江省博物馆,里面有个山西出土文物的展览,展品很珍贵,但是我们就看看‘门面’,即使有兴趣,也不知道其中的门道啊。”

  一位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其实博物馆配了讲解员,也就是为了让参观者更好地了解文物展品,“不过很少人会自己花钱去请讲解员,除非是跟团来的。”

  本报记者 屠悦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 D0001 为什么
文物不如塑料人受欢迎?
2009-3-31 48257178002CE17548257589002E4CFF[A1-屠悦≈B1-杨霞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