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仿佛一夜间,“深闺”中的外资银行纷纷走出写字楼,在街头巷坊增设网点,有人形象地称为打“地铺”。
在杭州,花旗银行继在嘉德广场一楼开出营业网点外,前不久又在嘉华国际广场一楼增设黄龙支行;汇丰银行占据广利大厦一楼营业网点外,又在武林广场跑马圈地;而东亚银行更在早些时候开设了文晖支行,增加了在杭州的网点铺张。
曾几何时,想找外资银行存钱,普通市民觉得挺难。首先,营业点难找。去年,杭州人程玲玲有过这样的尴尬。受朋友所托,她想去花旗银行存笔钱,程玲玲知道这家外资银行在中河路与庆春路交界,但就是找不到门面。其实,这家外资银行“躲”在嘉德广场楼上的“深闺”。
事实上,包括花旗、汇丰、渣打在内的众多外资银行,之前主攻个人高端客户,营业网点也是少而又少。
“高端客户对网点的依赖性不像普通客户这样强烈,他们更注重的是一种增值报务,对这些大客户来说,环境的优雅、氛围的融洽、以及私密的理财空间,比方便临街显得更重要。”某外资行经理告诉记者。
在金融危机下,同样面临揽存压力的外资银行,懂得了中小“散户”的意义。因而,降低门槛、扩张网点成了外资银行不二的竞争法码。
据悉,目前在杭的多家外资银行纷纷降低了入户门槛,比如专做零售业务的花旗银行,推出“睿智财富”,客户只要日均存款在8万元人民币,就可开户;而此前,该行只针对贵宾提供理财服务,日均存款要求50万元。
实际上,除了花旗银行外,渣打银行、汇丰银行等外资银行也逐渐降低贵宾客户的开户门槛。渣打银行的“优先理财”账户门槛为80万元人民币免收账户管理费,目前已经降低到70万元人民币。本报记者 俞萍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