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14版:国际新闻·伦敦峰会
3  4  
PDF 版
· G20峰会,“货币战争”的序曲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4月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元面临挑战!谁能替代美元?
G20峰会,“货币战争”的序曲
耿学鹏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如果把全球金融危机比作一场大病,那么,这场大病除了暴露金融体系缺陷,也凸显货币体系风险。

  美元是国家主权信用货币,又是时下最主要国际储备货币,而这两种特性为不同的主体承载不同的职能,蕴涵内在矛盾。

  美元2008年上半年一路贬值,不时引发美元时代是否结束的疑问;下半年在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反弹,对它的挑战似偃旗息鼓。

  然而,作为货币发行当局,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近期为刺激国内经济而增购巨额长期国债,触发美元贬值和外国投资者所持美元资产“含金量”稀释的风险。

  危机之下,世界经济、金融和货币体系接受全面审视之际,美元作为国家主权信用货币是否适合继续充当国际储备货币,在二十国集团伦敦峰会举行前再次成为热议话题。

  美元波动,冲击世界经济

  截至去年12月26日,欧元对美元比价大约为1比1.4。尽管欧元11月和12月反弹,但分析师们普遍认为,这不代表去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全面恶化以来美元走强和欧元低迷的趋势结束。从欧元对美元比价去年7月1日达到1比1.58的历史高点至10月底,美元对欧元比价回升16%。

  去年上半年,美元对欧元一路下跌。至去年7月1日,6个月跌去7%。如果追溯至2002年12月美元与欧元基本持平,美元对欧元比价降低超过50%。

  对美元连续贬值的影响,美国经济学家朱迪·谢尔顿去年6月在《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这就好像美国向进口自欧洲的商品征收高额关税,税率提高50%,又好像美联储实施宽松货币政策,放出通货膨胀猛兽,然后强迫欧洲国家承担通胀痛苦,接受市场利率上升和货币升值隐性关税的苦果。”

  美元贬值冲击全球,原油和粮食等以美元结算的大宗初级产品价格一度飙升。

  这一态势2008年7月开始剧变。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曝出危机,华尔街“大地震”接踵而至,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陆续抛出数千亿美元救市。

  先前亚洲、俄罗斯和墨西哥爆发金融危机时,外国投资者撤离,当地货币无一例外大幅贬值。这次金融危机始于华尔街,蔓延全球,情形却不同。去年7月开始,金融危机全面恶化,美元止跌反升。

  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去年9月申请破产保护,美元对欧元和加拿大元等货币比价升至一年多来最高水平。

  一些分析师解释,并非有人愿意持有美元,而是不愿意持有其他货币。CMC市场公司首席货币分析师阿什拉夫·拉伊迪说:“这如同全世界满是病人,但美国第一个住院接受治疗、且住进重症监护室,投资者押宝美国可以第一个康复。”

  另外,中东和东亚国家持有大量美元,不希望外汇储备随美元贬值而缩水。

  美国《时代》周刊记者戴维·默尔认为,这些国家支持是美元坚挺的原因,例证之一是美国国债仍受欢迎。美国财政部去年12月9日发行4周短期国债,尽管贴现率降为零,其中47.2%由包括外国中央银行在内的间接竞标者认购。

  回顾2008年,缘于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美元币值变化波及世界经济。上半年,美国连续降息,致美元贬值,间接推高其他国家通货膨胀率。下半年,美国政府救市举措致今年预算赤字高企,其他国家只能继续认购美国国债,变相撑起美元,为恢复美国经济尽“一臂之力”。

  这让人想起1971年美元暴跌时,时任美国财政部长约翰·康纳利的一句名言:“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是你们的问题。”

  欧元崛起,不敌金融危机

  英国首相戈登·布朗去年12月10日在议会下院为经济刺激计划辩护:“我们不仅拯救了世界……”话音未落,即遭在座议员嘲笑。笑声几分钟后平息,布朗更正道,英国政府拯救的是银行业。

  在野的英国保守党攻击布朗口误是“弗洛伊德式错误”,暗示他潜意识中期望英国等欧洲国家“分流”美元霸权地位。

  随着欧元去年上半年持续走强,“去美元化”呼声渐强。欧元对美元比价达到最高点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肯尼思·罗戈夫等专家发出“从美元转向欧元”的论断。科威特政府5月宣布,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挂钩,转而与欧元挂钩。俄罗斯和乌克兰实行本国货币与欧元挂钩或部分挂钩。

  金融危机全面蔓延后,欧

  元区经济一体化构成吸引力。面临“国家破产”的冰岛一度把加入欧元区视为救赎之道,英国也一度讨论过加入欧元区。

  以“美国搞砸了一切”为注脚,欧洲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开始游说努力。德国政府公开呼吁建立世界金融新秩序。总理默克尔和财政部长施泰因布吕克去年10月访问东亚和中东,强调巴西、印度、中国以及土耳其和中东国家加入是建立新秩序的前提。德国外交政策网站10月30日题为《从美元到欧元》的文章说,柏林有意争取盟友,提高自身国际地位,限制美元霸权。

  不过,欧洲国家金融形势骤然恶化和救市思路不统一削弱了欧元的竞争力。爱尔兰去年9月底宣布对本国金融机构存款实施全额保护,引发英国批评和欧洲其他国家连锁反应。欧洲各国尽管高级别会晤频率明显增高,却迟迟没有出台步调一致的救市计划。

  欧盟第一大经济体德国公开抵制泛欧经济刺激计划,称本国320亿欧元经济刺激计划已经足够。

  德国与英国发生口舌之争。德国财长施泰因布吕克去年12月初称布朗政策是“粗劣的凯恩斯主义”,批评英国打算采取降低增值税的措施。他说,由此“导致高水平负债,将需要整整一代人努力工作加以偿还”。

  金融危机全面登陆欧洲、不少欧洲国家的银行“触礁”之时,欧盟内部争执还在持续。安全感缺失,推动欧元对美元比价去年7月以后数月内持续下跌。

  挑战美元,欧元难担重任

  货币市场走势去年年底看似尘埃落定,但在去年11月看似还有腾挪空间。当月15日,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举行前,改革现行国际金融体系、建立“第二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呼声达到高潮。

  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在峰会召开前两天明言有意挑战美元霸权地位,称美元“无法再继续占据唯一世界货币地位”。

  但是,峰会落幕时的联合宣言只泛泛提出各国监管机构应加强“协调与合作”,对美元地位或“第二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只字未提。

  结局令人失望,或许是因为虽以危机为契机,欧洲挑战美元的条件还不成熟。

  美元是国际货币。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外汇储备超过60%为美元。世界至少眼前还难以承受美元崩盘、现行全球资本体系大范围崩溃的后果。缘于这一点,美国国债继续受到包括外国央行在内的众多投资者追捧。

  另外,世界银行和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全球80%国际交易、70%进出口贸易和几乎全部石油贸易使用美元结算,控制全世界金融体系和工业制造业体系的大企业和跨国金融集团也大部分使用美元结算贸易、投资和获取利润。

  反观欧元,它背后经济实体的固有结构缺陷显露无遗。欧盟成员国政府在金融危机来临时显得缺乏整体应变和相互协调能力。决定经济政策的是主权国家,欧元背后既无统一政策、又无权力集中的央行作为后盾,使它无法成为让投资者感觉可靠的储备货币。

  或许,欧洲现阶段并无真正挑战美元主导地位的意愿,只希望加深自身对美国货币和金融体系的影响程度。

  “归根结底,欧洲国家不是简单地希望实现现代化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而是希望把美国金融市场欧洲化,”美国战略预测网去年10月22日一篇文章推断。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实质是美国以经济实力交换政治和军事主导地位。美国处于全球经济支配地位的现实没有改变,欧洲拿什么充作谈判筹码?

  超主权货币,成为新思路

  如果欧元不行,其他现有货币呢?答案不言而喻。

  但是,如果继续沿用美元,其他国家须承受一种可能性,即美国货币当局把国内经济需要置于国际债权人利益之上。

  金融危机发端于美国,损害却由其他国家分担。

  美元发行操控权在美国,控制国内流动性可以抑制通货膨胀,却可能无法满足全球经济增长需求;而过度释放流动性会诱发通胀,恶果则可能由其他国家共担。

  源于这种现实,是一种主张,虽由来已久,却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再次提议思考: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形成“超主权储备货币”。

  超越这种现实,是一项建议:鉴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69年所设“特别提款权”(SDR)带有超主权储备货币的特征和潜力,可以考虑扩大它的发行、拓宽它的使用范围、强化它的作用。

  一些新兴经济体的官员表示认同、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和国际机构的官员表示愿意商讨之时,英国《金融时报》3月25日发表社论,评价道:“这是不错的建议……这种外向型思维应该受到欢迎。”

  英国媒体3月29日泄露的二十国集团伦敦金融峰会一份公告草案以“全球性危机需要全球性解决办法”开篇。以这一认知为依据,蕴涵风险的全球货币体系需要全球性解决方案,不应由某个国家或某些国家说了算。

  谁在挑战美元?恐怕未必是某种货币或某些国家,而是世界现实。

  现有全球货币体系并非短期内形成,更非短期内所能改变。二十国集团峰会会期有限、议程有限,未必是讨论货币体系的场所,却是触发讨论的时机。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国际新闻·伦敦峰会 B0014 G20峰会,“货币战争”的序曲 耿学鹏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2009-4-1 钱江晚报b00142009-04-0100012;钱江晚报b00142009-04-0100011;钱江晚报b00142009-04-0100017;钱江晚报b00142009-04-0100020;钱江晚报b00142009-04-0100014;钱江晚报b00142009-04-01000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