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带着10位专家的联名信(本报3月31日、4月1日、2日连续报道我省“碘情”),记者访问了省卫生厅专家,获悉,“碘情”调查除了我省之外,同时启动的还有上海、福建、海南,以助摸清全国不同地区的实情。
接受采访的是省卫生厅疾控处副处长林绍斌。他肯定本报公布的全省部分“碘情”监测,说“有必要向市民公开全省情况。”他说,我国曾是世界上碘缺乏病病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曾有地方性甲状腺病患者3500万。缺碘对人的最大危害是影响智力发育。严重缺碘会造成生长发育不良、身材矮小、痴呆等。1984年我省确定9个市为地方性甲肿病区,典型的是东阳市的一个村庄,当年碘缺乏病患病率为64.06%,其中54.8%的7~14岁儿童存在智力障碍。虽然嘉兴和舟山当时不属于病区,但据20世纪80年代末调查,因环境缺碘,也属于碘缺乏危害地区。90年代中期,食盐加碘条例实施后,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我省居民使用的食盐中碘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基本无超标准碘盐。
而关于临床专家和市民呼吁修改加碘条例,林绍斌说,由于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关系到全国一盘棋,据我们与上级业务管理部门沟通,总体意见是肯定食盐加碘对消除碘缺乏危害的巨大贡献,对群众应科学地解疑释惑,无确切定论的意见不作争论。目前,我省已确定7月份在15个县(市、区)启动“浙江省人群碘营养水平与甲状腺相关疾病研究项目”,用科学的方法评估我省不同地区人群的碘摄入量、碘营养水平和人群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用科学的方法调查后,为下一步决策提供依据。
本报记者 王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