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8版:人物·锋线
3  4  
PDF 版
· 姬十三:剥去科学“坚硬”的外壳
· 缘起:
· 未来:
· 诞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4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缘起:
突然有了写东西的冲动
  2004年秋天之前,“姬十三”这个名字,在科学传播圈并不存在。走在复旦大学校园里的,只是神经生物学博士一年级学生嵇晓华,在同学们看来,他是个“有点文艺气质的理工男”。2004年秋天,已是博士生的嵇晓华,有了“写点儿东西”的冲动。他把一篇论文改写成一个小故事,署名“姬十三”,群发到很多杂志编辑的电子邮箱里。

  整整两个月,嵇晓华一边在实验室做实验,一边等待着与“姬十三”有关的消息,但一切杳无音讯。

  就在他觉得“应当放弃幻想”之时,一份科学杂志的主编,给“姬十三”回了一封信,重新燃起了嵇晓华的希望。这个被认为“可以培养一下”的博士生,很快又给这个主编寄去了一篇关于时间感知的文章,“姬十三”这个名字很快变成了铅字。

  他的科普写作之路,就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在复旦大学校园的最后3年里,他是一边做实验写论文,一边熬夜写科学文章的博士嵇晓华;而在科学写作和传播的圈子里,他是渐渐被人所知的姬十三。

  《新发现》、《三联生活周刊》等一些刊登科学文章的杂志盯上了他,开始时的惨淡局面就此扭转。约稿的人越来越多,这个不擅言语的人,便闷头给十多家报纸杂志写文章;他很享受这种被人约稿的日子,同时,他还以幽默的语言,主持着一家杂志的科学问答栏目。

  这给姬十三带来了不少读者粉丝。在某大报科学版的一个编辑看来,姬十三是“国内少有的把科学文章写得如此生动有趣的人”,每次收到别人寄来的杂志时,她大多只挑姬十三的文章看。也有读者评价,这个姬十三,总是会写一些“给人挠痒痒并且挠得很舒服的文字”。

  几个月以后姬十三不满足于仅仅是发表了。“这种科普文章很严肃,只能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看到的人太少了。而且发现大家都是这样写,跟别人写一样的没意思,我就想玩点花样出来。当时很喜欢《三联》的《生活圆桌》,便模仿它的风格来写科学。写了几篇放在三联的论坛,留了自己的博客链接。”有一天他在自己博客上看到苗炜的留言,有句话让他记忆犹新:“你慢慢写我慢慢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物·锋线 A0018 缘起: 2009-4-7 钱江晚报a00182009-04-07000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