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14版:人文·文娱
3  4  
PDF 版
· 那一刻,“小乔”马上捂脸
最害怕破相
· 马车散架,“小乔”坠地
· 第一反应是会不会破相
· “钢琴考级第一人”
周末来杭
· 来自震区的板房小学,渴求这架钢琴
· 夫家会开出啥“条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4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来自震区的板房小学,渴求这架钢琴
  本报讯 “我儿时的幼儿园,风琴都用了40年了,我想争取更新产品!”“我女儿的手在汶川大地震中受了伤,如今伤好了,想继续学钢琴……”本报《为一架钢琴寻找最好的归宿》连续报道引发的反响越来越强烈,其中,在条件困难的个人求琴者中,出现了来自汶川大地震震区的读者。

  山村幼儿园:手风琴用了40年

  在杭州工作的魏女士给本报96068热线打来电话,形象地描绘了她的家乡——诸暨枫桥魏廉村幼儿园——所处的窘境。

  “最近一次回老家,我回到儿时读过的幼儿园。我惊讶地发现,现在用的还是40年前我们读书时的那架风琴,风琴的脚踏板、按键等已经多处损坏,一弹起来就嘎吱嘎吱的,根本无法发出准确的音准。这样的风琴对于渴望音乐的孩子们来说,是多么的无奈啊!”魏女士说。

  震区板房里:学生渴望钢琴

  孟先生是来自汶川大地震震区的新闻工作者,因为工作关系,最近他经常来浙江。前几天,在杭州的报摊上,他买了一份《钱江晚报》,看到辛大姐捐钢琴的消息,马上想起了自己的女儿和她的同学。

  “我女儿今年9岁,读小学三年级,一直在学习钢琴,考出了三级。在去年的大地震中,她就读的小学幸运地没有倒塌,却成了危房。一开始,孩子们在帐篷里上课,现在造起了板房,但条件依然艰苦。”孟先生告诉记者,如果钢琴能捐给板房小学,女儿和同学们会很高兴。

  本报记者 屠晨昕

  

  我们继续为这家钢琴寻找它的最好归宿。如果你需要或者你知道谁最需要,请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96068,给出你的理由。你也可以登录钱报论坛(qbbbs.zjol.com.cn)“演出开始了”栏目,跟帖留言。请说明具体的情况,并请留下你的真实姓名和手机等有效联系方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文娱 C0014 来自震区的板房小学,渴求这架钢琴 2009-4-7 48257178002CE1754825758F002DDA0D[A1-屠晨昕≈B1-陆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