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1版:每日新闻·科教
3  4  
PDF 版
· 明天,我们可以用菜油开车吗?
· 学生辩倒老师
· 清明小长假病人扎堆
· 春暖跳起来
· 链 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4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明天,我们可以用菜油开车吗?
——本报记者在杭笑问两院院士闵恩泽
本报通讯员 章咪佳 本报记者 张谷风
  明天,用菜油开汽车,可能吗?

  这是记者昨天抛给闵恩泽院士、并被院士认为表述很不严谨的一个问题。

  昨天下午4:30,在杭州大华饭店,见到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两院院士闵恩泽老先生时,这位传说中半夜会起来做笔记的神奇老人,着实让记者感到吃惊。

  2个小时前刚从北京直飞杭州,此时应本报记者所约,他却精神抖擞地坐在沙发上等:一件深色褂子,一见记者说起话来慢悠悠,头一点一点的,很生活化,就像自家的爷爷。

  现年85岁高龄的闵老先生,已经从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研究所副院长的位置上退下来,但在他身上,有些光环却永远都不会褪色:他是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是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和绿色化学的开拓者。

  

  新领域:

  生物柴油炼制

  “我在北京呆了55年,但是乡音不改。”一上来老人就用浓重的四川口音跟记者做了一番特别的自我介绍。听说在北京,老人依然习惯天天跑研究院。这次杭州之行,他是应邀来参加今天在浙工大举行的“生物柴油”论坛。聊到最新的研究课题“生物柴油”,老人见记者对这一过程一时理解不透,索性拿出一份材料,展示他最近的工作:

  1.采用餐饮废油作原料,中试装置运转产BD100生物柴油;

  2.加入抗氧化剂、杀菌剂;

  3.调配B-5生物柴油;

  4.进入销售系统……

  闵老说,这个过程已经完成了第一步,“BD100生物柴油”指的是纯生物柴油,正是进入新世纪以后,闵老所专注开辟的另外一项科研项目。近10年里,闵老指导开发成功“近临界酵解”生物柴油清洁生产工艺,使我国在这一国际领域后来居上。

  第一个步骤中的餐饮废油还可以替换成菜油、棕榈油、大豆油等各种石油以外的生物油。也就是说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排放有毒物质少于石油燃烧、又可再生的生物油源,都有可能成为人们私家车的燃料。

  

  中国催化之父

  在闵老的人生字典里,“催化剂”无疑是一个不能被忽略的关键词。闵老当初转行催化剂的研究非常偶然,上世纪60年代刚从美国学成归国不久的他,原本一心想做无机化学领域的研究。但当时前苏联停止了对我国的催化剂供应,这直接威胁到了我国各项生产领域的用油,闵恩泽临危受命,接下了研究催化剂的生产工艺,一干就是30几年。

  这30多年时间里,闵老先后研制、改进了在原油加工成汽油、喷气燃油、液化汽和柴油等物质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十多种催化剂。“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铂重整催化剂”、“半合成沸石裂化催化剂”……这些催化剂个个都有很拗口的名字,于是闵老很亲切地用民间的说法解释:“就是一种在它的作用下,能更快更多地提炼出油来的神奇物质。”

  

  夫人:

  相伴相知

  跟闵老聊到一半的时候,闵老的夫人陆婉珍老师从西湖游船回来,老人热得只穿着件短袖衫。这位身体硬朗的老人,也是中科院院士,是国内著名的化学家,看着这样一对老夫妻,我不禁问闵老:“夫人对您的生活和事业有什么影响?”

  “有了吵架的机会,呵呵。”听到这个问题,陆老师抢先回答。“嗯,交流的机会更多了。”闵老也跟着笑了起来。

  虽然闵老说在生活中两夫妻很少讨论科研问题,但是由于职业的缘故,他们会不自觉地说到专业领域,他们的对话常常是旁人摸不着头脑的。

  两个同龄的老人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就有着几乎同样的步调:都在美国留学,都搞化工领域的研究,至今每天到研究所报到……“每天他起得比我早,就会把早饭做好。”“她给我买了烤箱,天天烤面包给我吃……”所有的言语都很不经意,但在别人看来却句句贴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科教 A0011 明天,我们可以用菜油开车吗? 本报通讯员 章咪佳 本报记者 张谷风 2009-4-7 钱江晚报a00112009-04-0700018;钱江晚报a00112009-04-07000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