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天,杭州召开“野导”、“黑车”整治专题会议,继3月20~30日连续10多天的专项整治后,杭州开始谋求一种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归纳起来就是四个字——堵疏结合。
野导带去购物
回扣拿50%
为什么屡次打击,而“野导”问题始终得不到根本解决?原因之一就是“野导”行业已隐隐形成“产业链”,无证导游、无证营运和商业回扣连环违法。对此,公安部门提供了佐证,杭州有14家店家通过“野导”拉客然后向“野导”发放回扣,以经营丝绸、茶叶、珠宝类的为主。据说,主要“野导”将游客拉至场所内消费,只要做成一单,就能得到50%的利润。
涉及部门多
整治步调难一致
一旦形成产业链,查处时涉及的部门就很多,包括公安、旅游、交通、园文、工商、上城区、下城区,“作为整治工作的牵头单位,我们对各单位专项整治的方案还未充分整合,市与区之间、区与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行动未能实现同步协调……”杭州市旅委主任李虹的“大实话”也说明了一部分原因。
成立联合执法办
1年内不得解散
昨天,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当场表态:马上成立联合执法办公室,从上城区、下城区、西湖风景名胜区以及市旅委各抽调5人,共20人,“这套班子给他们明确的执法权,在1年内,也就是到明年‘五一’前都不能解散,好好管管这档子事。”与此同时,将治安环境专项整治、黑车违法营运专项整治、名胜区范围内经营场所专项整治结合起来。
采用紧逼盯人
实行一票否决制
昨天各部门分工明确:西湖风景名胜区主要负责景区旅游环境秩序,必要时,聘用协管员、保安等采用紧逼盯人战术,重点突破;市旅委研究规范揽客模式,与各商场签订不与“野导”勾结欺骗游客承诺书,凡经举报后查实的,实行推荐点资格一票否决制,还要在媒体上曝光;公交公司则选择沿西湖的30个公共自行车租车点,作为自助游旅客的服务网点。同时提供旅游咨询服务,为游客提供“一日游”、“个性游(包车)”、“自由行”和带路服务,以正规的服务挤压不法野导。
本报记者 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