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雷 本报通讯员 王莉 周瑾 汤琪 摄
署名“乘客”的网友在杭州公交论坛“总经理信箱”上发帖:他在乘坐1路公交车的时候,发现交接班的前后两位驾驶员竟然是夫妻俩。
那天坐车,他见到这对司机交接班,然后就听见男司机对女的说:“晚上我买了鱼,养在水池里。”女的则告诉男司机,车子开起来轮胎部位有点声音。男司机一听,赶快拿起一把小锤子去检查轮胎了。一聊才知道,原来他们是夫妻俩!
夫妻同开一路公交车,还是1路车,“乘客”的评价是:“哇,浪漫的!而且从他们的交谈看得出来,第一,夫妻感情蛮好的;第二,他们俩一起开这部公交车,也肯定保养得很好,怪不得车子里都很干净。”
交接班那半小时格外珍贵
记者从公交公司问到一公司,再问到1路车所属的七车队,连公交公司的许多人都不知道,“乘客”所见的他们还真是整个杭州城里唯一的开同一部公交车的夫妻档,而且,搭档时间有16年了。16年来,每天凌晨到中午都是老婆徐佩红开车,下午到深夜则换丈夫杨国雄开。就算是1路车的老乘客天天看到他们俩换班,倒也未必知道这是一对夫妻呢。
昨天,记者特地去找了这辆编号为4825的1路公交车。
1路车的起终点一个在凤起路杭州十四中门口,一个在小河路和登云路口。下午1点,记者在小河路和登云路口这里守株待“兔”,总算“逮”到了徐佩红和杨国雄交接班的温情时刻。
徐佩红的长发简单地束在脑后,杨国雄颇为清秀,两个人的共同点就是一脸微笑,身上的制服干干净净,看上去都是脾气很糯、为人细心的人。
看到记者来采访,他们的同事董静之凑过来说,“记者你要表扬一下杨国雄,他是个老实人,做事认真,开车很稳,每天都给车做养护,有了问题就要修好,不像有些年轻的司机,交完车就跑。”徐佩红笑得不好意思了:“他给车子做好养护,才放心让我开。”
每天中午1点到1点半这30分钟的交接班,几乎就是这对夫妻16年来唯一的交集点。因为妻子凌晨3点起来上班,晚上八九点就要睡觉;丈夫却是下午上班,深夜1点多才到家。这宝贵的30分钟,他们既要谈工作,又要讲私房话儿。
同开一班车,就是为了照顾女儿
“我们有分工的,就像她给车子做清洁,我给车子做养护一样。家里么,每天早上我把她洗好的衣服晾出,送女儿上学,菜是我买,她回去烧;下午她可以回家洗洗弄弄,慢慢来。其实这样也是为了照顾女儿。”徐佩红不好意思开口,还是杨国雄比较自然,跟记者拉起了家常。不过他连哪一年结婚都一下子想不起来了,“没啥啊,其实蛮平淡的,嘿嘿!”
“最早的时候我们俩都是卖票的,1990年的时候参加驾驶员培训,一起学开车,才认识了。那时候还没有GPS,也没有有一电脑平台,我要找她,还要专门托人打听好她什么时候下班,到天水桥的终点站去等她。哪晓得天车子抛锚了,我等了很久她也不来,不知道路上怎么了,急都急死。”老杨想起来恋爱往事,还是挺乐呵的。
“其实开公交车也蛮辛苦的,早上怕迟到,家里是四个闹钟轮流叫的。”老杨说,“我下班么1点多,有时候去喝点小酒,回来干脆也不睡了,等到3点钟叫她起来,然后她去上班,我也可以安安心心睡下去。”老杨说笑话,他们家其实一张单人床就够了,反正16年来基本上都是一个人睡的。
最羡慕别人能一起吃顿晚饭
“1路车以前是从平海路到杭一棉的,从平海路出去经过华侨饭店,可以看到西湖;现在又多了运河风光。”老杨说到这里,车子刚开过康家桥,运河上波光粼粼,河边桃红柳绿;到了哑巴弄的路口,边上还有一大群人在跳健身舞,城市风景处处都有。
每天在这条路上开五个半来回,这一样的风景是不是也会熟视无睹呢?老杨说不会啊,全靠这沿途的风景,“不然在这么绕来绕去地开,人都转晕了,还好是在杭州开车啊”。
“我们的工作也没有你想的这么浪漫,以前没有空调,发动机就在座位边上,六月里么热死,冬天么窗子都关了冷风还是呼呼的。有不少年轻驾驶员就是觉得上早班太辛苦,加上这些年外面机会也多,走掉了。我们也想过换一种活法,不过还是老老实实在开车。”老杨说,还是徐佩红心细情深,过生日啊结婚纪念日啊,都是老婆发短消息给他的,他不大想得起来的。
“我最羡慕别人家的,就是一家人可以坐在一起,好好吃顿晚饭。”徐佩红最后还是忍不住说了心里话。
“领导已经很照顾我们了,有时候也能同一天休息的啊。等到退休了,我带着你到处去旅游!”杨国雄对妻子的保证,最快还要等上五年——因为他们的年休假要下一个五年才能碰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