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5版:对话
3  4  
PDF 版
· 好春时节话中法
· 吴建民:
一个外交家的成长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4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本报记者专访资深外交家、原驻法大使吴建民——
好春时节话中法
本报记者 董立林
  “中法关系最困难的时候过去了,”4月7日,在西子湖畔和煦的春光中,资深外交家、原驻法大使吴建民,对未来中法关系的发展充满信心,“萨科齐对中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困难时期的结束是双方都希望看到的。”

  走过两次阴霾,

  中法关系45年根基厚实

  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同时发表建交公报,法国成为当时西方大国中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中法建交被西方媒体喻为“外交核爆炸”,轰动了国际社会,堪称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精彩之作。

  “45年了,45年在人类历史上只是短暂的一刹那,但中法关系却在这45年里实现了全面、快速地发展,”吴建民说,“建交时,中法双边贸易额一年才1亿美元,去年已经接近了400亿;建交前我要去法国开会,法国人连签证都不给我,而现在,每年多少人去法国,多少学生到法国留学?”

  在中法关系45年的发展中,一共遭遇过两次困难。

  1991年,法国决定向台湾出售6艘“拉法叶”护卫舰,中方提出了抗议。1992年法国再次提出对台销售60架“幻影”2000型战斗机的计划,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硬反应,中法关系跌入了建交以来的低谷。直到1994年1月12日,中法双方发表两国政府联合公报,中法关系从此恢复正常。

  “第二次困难就是从去年开始的,萨科齐执意会见达赖,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吴建民说,“而这次中法共同发布的新闻公报,也将像1994年的联合公报一样,宣告这一段困难时期的结束。”

  吴建民认为,中法关系在经历这次困难后,会进一步发展,“这是两国都乐于见到的”,“中法关系有着45年的厚实根基,而且双方在各个领域都有很强的互补性,发展的余地很大”。

  

  萨科齐很聪明,

  他重视中国却不了解中国

  谈起法国总统萨科齐,吴建民拿他与前总统希拉克做了一个比较。“萨科齐比希拉克小20多岁,是法国后起的一代政治家;希拉克是法国传统的政治精英,待人很热情,但很少提出尖锐的问题,萨科齐待人也热情,但他提的问题却是单刀直入,不拐弯,性格也比较急躁;希拉克来过中国很多次,对中国很了解,而萨科齐在当选总统前只来过中国三次,对中国的了解也很少。”

  中法关系这次出现的波折,也正缘于这种“不了解”。

  “萨科齐是个很聪明的人,对法国国内的情况也很了解,在2007年当选法国总统,就证明了这一点。但他还很年轻,对中国的了解不多,不过这并不代表他不重视中国。”在1998年至2003年担任驻法大使期间,吴建民与萨科齐有过多次接触。

  “1998年,我刚到法国当大使,官邸在巴黎旁边的小城奈伊,而萨科齐正是奈伊的市长。我刚去那里时便拜会了他,”吴建民说,“萨科齐很客气,与他当时的夫人塞西丽亚一起宴请了我和我的夫人。”“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四人晚餐,当时萨科齐就对我说,感谢中国在他失意时没有忘记他。”吴建民说。

  那是1995年,萨科齐第二次访华。在那一年的法国总统大选中,希拉克战胜了萨科齐临阵倒戈支持的巴拉迪尔。而此前,萨科齐一直追随希拉克,被认为是希拉克亲手培养的接班人。法国媒体曾用“沙漠独行”来形容萨科齐当时的窘境。而就是那个时候,中国外交部下属的外交协会向失意的萨科齐发出了邀请,这也是他收到的唯一邀请。

  “之后,我们一直保持接触,萨科齐常常提出与我一对一午餐,”吴建民说,有时萨科齐会提些很尖锐的问题,但“这正代表他有兴趣了解中国”。“当然,我们也聊国际形势,聊各自的兴趣爱好,我喜欢体育运动,萨科齐也爱跑步,我们几次想约好一起去跑步,可惜最终都没有凑到合适的时间。”吴建民说。

  吴建民离任时,萨科齐已是法国内政部长。“萨科齐接受了我的辞行拜会,还请他当时的夫人参加了我的离任发布会,这也证明了他对中国的重视。”

  

  中国迅速崛起,

  让法国人觉得有些“失落”

  萨科齐当选法国总统半年后,于2007年11月访问中国,这次访问很成功。但就在接下来的2008年,中法关系出现了问题。吴建民认为,这与全球的一个大背景有关,即国际关系的重心正在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这是国际关系几百年来最大的变化。欧美作为世界的重心,长达几百年,现在却发生变化了。在这个过程中,亚洲、特别是中国的地位显著上升,欧洲地位相对下降,这令欧洲人难免有些失落。

  吴建民说,在杭州参加浙江省海外交流协会第五届理事会期间,几位旅法浙籍华侨对他说,法国一些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总是宣传某某中餐馆卫生条件不过关,或是说中国产品质量有问题,给浙商们带来很多困扰。在他看来,这也是法国人失落的一种体现,“中法两国力量对比的改变,也使得法国人的心态上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还有一些媒体,拿西藏问题说事,在报道奥运会、报道火炬传递方面,对中国的态度十分糟糕。很多法国人对西藏问题并不了解,媒体的一面之辞,就鼓动了一些不明真相的人。

  而作为法国的新领导人,萨科齐正是因为顺应了所谓“民意”,而伤害了中国,伤害了中法两国的友好关系。随后,中法关系急速降温,温家宝总理访欧时独独绕开了法国,这又让法国人开始不安。

  “《中法新闻公报》的发布,和胡锦涛主席、萨科齐总统在G20峰会期间的会面,是萨科齐转变的一个标志,”吴建民说,“他意识到了与中国关系的重要性,对中国也有了进一步了解。”

  

  《中国不高兴》,

  是“爱国”还是“误国”

  几乎一夜之间,大江南北各大网站都在热议一本书——《中国不高兴》。

  1996年,《中国可以说不》一书对中西方关系发声,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和争议。作为《中国可以说不》的升级版《中国不高兴》,再次引发了广泛争议。西方媒体将其视为中国主义高涨的标志,《时代》周刊惊呼:“如果民族情绪不加以适当制止,它可能会推动北京方面采取好战孤立主义路线。”

  谈起这本书,吴建民说他特地去读了,认为书中的一些观点比较偏颇,值得商榷。

  “国与国相处就和人与人相处一样,说实在的,我们当然有不高兴的时候,”吴建民说,“但应该想一想,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得到的好处多还是受到的伤害多?给外国带来的好处多还是坏处多?为什么要打破现在这种共赢的局面呢?”

  “书里说要‘持剑经商’,要与西方‘有条件决裂’,听起来好像很豪迈,但我们也应该考虑一下,对于正在崛起的中国,前进的道路原本就不容易,与西方‘有条件决裂’能给中国带来好处吗?依我看,这可能只会让别人感到害怕!”吴建民谈到这里,轻皱眉头露出担忧的神情。

  “历史上,崛起的大国总是会去害人,要称霸,难免其他国家会对中国有这样那样的猜测和不信任,更何况如今崛起的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块头’,”吴建民说,“这种时候,那些所谓‘中国不高兴’的观点恐怕只会助长‘中国威胁论’,给我们自己带来麻烦。”

  吴建民认为,目前中国社会仍然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在这个时期出现各种各样的思潮不足为怪,“但我认为这种观点的蔓延,与中国政府现在的政策是不符的,我不赞成将这些极端言论冠以爱国之名,爱国应该是符合国家利益的,不符合的,爱国就会变成误国。”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对话 C0005 好春时节话中法 本报记者 董立林 2009-4-13 钱江晚报c00052009-04-1300009;48257178002CE1754825759500499DFB[B1-何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