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12日,本报报道了两名民工在杭州余杭一窨井作业时不慎中毒昏迷的消息。昨天,浙江省安监局下属浙江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告诉本报——浙江省已出台首个《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程》,并将于今年6月1日实施。
“比如11日发生的窨井害人事件,如果按照《规程》进行施工,在工人下井前,必须进行安全规程的准备,比如机械通风,通风换气次数,每小时不能少于3~5次。”浙江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工程师张金锋告诉记者。
严格的步骤不止这一点。
首先,施工单位需要配备气体检测设备,由专业检测人员对窨井进行检测。“如果空气中含氧量低于19.5%,会对人体产生伤害,那么,气体检测设备就会发出报警信号,比如红灯亮了,或者鸣叫了。”张金锋说。
窨井只是“有限空间”中很小的一个例子,另外,像密闭的船舱、食品公司的冷藏间、地铁、粮仓、烟道、家里的储藏室等等都算“有限空间”。市民今后对“有限空间”可不能掉以轻心,先通风,后进入,是保护生命安全的关键。
另外,专家提醒,有毒气体要比空气重,比如家里要装修一个储藏室,市民最好在储藏室的下部设置一个“吸风口”,这样,污浊的空气先沉底,然后从吸风口里逃出去,家里人进进出出储藏室,呼吸到的就是室内相对新鲜安全的空气啦。
“比如在窨井里作业而昏迷的那两位工人,他们如果一直站立着,也许会没事,而蹲下来工作,呼吸到浑浊空气就危险了。”专家说。
(感谢张先生提供新闻线索)
本报记者 杨晓政
本报通讯员 谢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