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春茶吐绿时,淳安县鸠坑乡又成为茶商角逐的地方,看着即将收进囊中的钞票,茶农们对山上的那棵“茶树王”又多了几份敬意。这棵160多岁的茶树生长在鸠坑乡塘联村海拔800多米的高山上,树冠体积30余立方米,它是“鸠坑毛尖”的形象大使。
历史上,鸠坑的茶很有名气,据《茶经》和《严州府志》记载,鸠坑茶早在唐朝就是贡茶,清朝年间已远销国外,极负盛名。
2003年,我国发射的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升空,在搭载的农产品种子中就有50克来自淳安的茶树良种——鸠坑种。
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品牌营销和销售的平台,长期以来,鸠坑茶无论在品牌知名度还是在产量、品质上都未能有明显的突破,效益不理想。每公斤平均价只有124元,比全乡名茶平均价每公斤低24元。
前年,杭州市农业局制订了一份《鸠坑乡茶叶产业提升三年实施方案》,为沉寂多年的“鸠坑毛尖”制定了“复活”计划。于是,这棵长在村民徐秀祥自留山的老茶树一下子成了“明星”。
徐秀祥说,这棵茶树30年前就分给他家了,但从来没感到它有什么特别。后来,有茶叶种植专家找到了他,告诉他这棵老茶树是浙江树龄最长、树冠体积最大的茶树,他才觉得这棵茶树不普通。
从此,徐秀祥每个月都要喂它几大担营养品——猪粪。老茶树“知恩图报”,次年就老枝绽新芽。在千岛湖“国际茶旅”高峰论坛上,100克采自该茶树王的“鸠坑毛尖”以22000元高价拍走。去年,100克茶树王“鸠坑毛尖”拍出25000元的高价。
副乡长王金全告诉记者,鸠坑毛尖外形紧结,硕壮挺直,色泽嫩绿,白毫显露,茶水色泽黄绿明亮,水中叶片银毫长而显,茶味芬芳。
去年县里拨出专款,给“茶树王”盖了豪宅——砌挡土墙,一来遮风挡雨,二来防止水土流失。他们希望,住进豪宅的茶树王能不负众望,多产茶叶。
本报通讯员 叶露
本报记者 薛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