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批衣服终于到位了,我也算是松了口气。”早在几个月前就和厂家订好一批大货的外贸小店老板利利在比原定时间晚了一周后,终于收到了这个大包裹。
在杭州皮市巷开了4年小店的利利明显感觉到这个80平方米铺子的“纯正外贸血统”有点难以维持。“可以拿货的厂家越来越少,每次拿货都得和别人抢。”利利说,“难了。”
可以拿到货的厂家
少了一半
上个月刚遭遇一场危机的外贸公司老板小曼翻出了压箱底的亮色衣服,打算换掉最近穿最多的黑色系,赶走晦气。“上次一批送到俄罗斯的货都已经上了船,对方居然还说不要,我真的急出一身汗,最后好说歹说连哭带闹终于还是把货送过去了。”小曼说,“这种情况越来越多,我主要做俄罗斯和匈牙利这些欧洲国家的生意,都差了不少,全年订单少了40%~50%。”
“我以前最多的时候有十四五家厂可以拿到货,不定期去一次总能带回一批,但现在我算了算只有七八家了。有的倒闭了,还有的转型了,一家工厂改做童装,还有一家索性去卖帐篷面料了。”利利说。
“现在抢的厉害,我上次去浙江周边一家工厂拿货,第一次挑了80件,过一周我再去,发现上一周还陈列满满的二楼展厅基本空了,据说是被一个上海店主花了10万元全吃下了。”利利当时吓了一跳,“我急忙又补了120多件衣服回去屯起来。”
有人搭卖内销衣服
有人改做杂志款
虽然去年下半年外贸下滑就已非常厉害,但多数做外贸衣服的老板有囤货习惯,所以这种货源不足的感觉到今年才真正体现出来。
利利腾出一排货架直接陈列四季青进的货:“空着难看,总要补点东西。”在百井坊巷一家刚刚装修完的新店也是外贸小店的转型,以往做日韩外贸单的老板彻底放弃了,全部改成了国内货源。
在武林路开过小店的老板娘小慧这几天也在帮一位朋友物色货源。“本来大工厂管理就严,加上今年形势不好,比如我知道的一家为一个知名快速时尚品牌加工的厂,今年出口量非常少,已经拿不到货了。我只好帮她去深圳、广州找国内货。”小慧说。
四季青一家小铺子原本也有部分外贸货,但老板最近做起了杂志款制作,直接找工厂加工。“求人不如求己。干等着货上门生意都要跑光,自己动手得了。”老板无奈。 曹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