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姑娘张娜原先在一家外贸公司工作,但去年公司由于受人民币升值和金融危机影响,业绩一落千丈。“公司效益不好,员工收入自然也一减再减。”于是她递了辞职信,拿出几年的积蓄开起服装店,自己当老板创业了。
浙江人一直不缺乏创业激情,即使是在国际金融风暴肆虐之下。开公司做企业往往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心理压力,聪明的浙江人采取了“曲线”经营路线:先做个体户,日后再谋“升级”。“个体户船小好调头,经营灵活,浙江人争当个体小老板。”业内人士表示。
昨天记者从浙江省工商局了解到,今年一季度全省新增个体户94644户,同比增长18%,每天新诞生1050位个体小老板。尤其在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温州,这股民间创业热潮更为汹涌,龙湾区今年头3月新增个体户1076户,比去年翻了一番。萧山区今年新注册的企业少了,个体户反而多了。
全职妈妈变身老板娘 婴童用品店里掘“第一桶金”
每天8点都要赶到店里理货,然后开门做生意;中午在店里胡乱扒几口快餐,一边还要答复网店上客人的询问;晚上7点算好当天的营业款后,才能收拾关门回家。去年11月做上老板娘的小叶说,这就是她平常一天的基本日程安排。如果碰上进货,那就更忙了。“没想到,做个小生意也不容易。”不过,话语间,她还是透露出一丝成就感。
2006年,随着女儿的出生,她做了全职妈妈。“可时间长了,就觉得有点和社会脱节,再加上光靠老公一个人赚钱,也有经济压力,经济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于是她就想着做点生意。
但是2008年9月以后,金融风暴开始波及全球。很多企业生意越来越难做,她心里也有过犹豫, 但她还是决定当个小店“老板娘”,2个月后,位于杭州古荡的婴幼儿用品小店就开门迎客了。
“我觉得婴幼儿用品领域市场需求还是挺大的。”小叶说,当时趁着鼓励个人创业的春风,她的个体户手续办得很顺利,如今小店也走上了正轨,她还在淘宝上开了网店。“虽然现在一个月赚的钱不算多,但是多少补贴了家用,同时也满足了自己小小的事业心。”
27岁的徐达这几天正忙着办理各项手续,照他的估算,自己的“动漫屋”马上就能开业了。他以前是在夜市摆地摊的。
徐达说,自己一直有着当个小老板的念头。以前在工厂里做过工人,还做过五六个月的保安。“只要有空,我就会到夜市里去练摊,卖卖服装,不过都是业余的。”夜市摆摊经历让他积累了实战经验。
上个月徐达开始筹备自己的“动漫屋”。“房租每年1万多,加上先期备货投入了2万多元。”他告诉记者,日后他的店主要经营与动漫有关的产品,像服装、公仔、动漫卡片等等,这个定位是经过市场调研得出的。
“虽然现在经济形势不好,个体户生意没想象的那么好做,但我相信我们个体创业者明天会更好的。”对于未来,他满怀信心。
取消“两费”,184万个体户减负7亿元
服装、食品、日用品、动漫延伸产品……个体户们的触角已经伸至各个行业的角角落落。从行业分布看,个体工商户实有户数排名前三的为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省工商局有关负责人指出,个体工商户激增,这表明浙江人的创业热情依然高涨,市场主体依然充满活力。
对于个体小老板数量猛增,有关人士认为,“两费”的停止征收减轻了经营负担,激起老百姓投资创业的热情。去年9月1日起,全国统一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根据省工商局提供的数据,当时我省个体工商户近184万户,该政策为全省个体户每年节省开支超7亿元。
“以前我们每月要交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加上其他税啊什么的费用,月收入的1/3没了。”杭州体育场路上一家经营体育用品的个体老板告诉记者,在经营困难的时候,国家出台这项政策,让他们做生意的人感觉轻松了不少。
环境也催生了另一批特殊的个体户,一部分中小企业为减少成本支出,转而选择登记为个体户。“虽然做了个体户,但是这些个体户实力不可小觑。”据温州龙湾区工商分局统计,个体户注册规模在不断扩大,一季度新增个体户的户均资金数额同比上升了8.6%,其中注册规模1~10万元和10~50万元的新增个体户占总量比例分别同比上升了7.66和3.44个百分点。
“一人公司”遭遇坎坷 创业冲动谨慎呵护
不过,机遇总是与风险如影随形。“虽然个体户有着投资少、税费低等特点,但一度也走入低潮期。”工商局有关人士表示,新《公司法》实施后,由于开办公司的门槛放低了,很多怀揣创业梦想的人,都把眼光瞄准了注册公司,当时“一人公司”颇受投资者欢迎。以杭州市工商局的统计数据为例:2005年之前,杭州个体户新登记数都是逐年增加,但2006年起登记数开始大幅下降。
此一时彼一时,两年后面对企业生存困难,众多创业者再次瞄准个体户。“我们经常提醒创业者,个体户创业资金少、企业规模小,相对的抗风险能力也比较薄弱。”工商部门相关负责人说,在经营过程中,部分个体户存在盲目跟风的情况,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最终会被淘汰。因此,要想保证创业成功,个体创业者应选择较为熟悉的行业,尽量发挥自己的特长。创业前要对市场进行认真调研和分析,切忌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