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勇
一季度出现的新增信贷“井喷”现象,无疑给市场带来了流动性过剩以及通货再膨胀的忧虑。但笔者坚持认为,尽管数据远超市场预期,但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我国经济只要能由下滑转向回暖,阶段性的信贷高增长无需过度担忧。
切勿低估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力巨大,传统的四平八稳的刺激经济、调控金融的政策手段可能无济于事,政策实施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这正是尽管今年一季度信贷“井喷”央行依然坚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基调不会改变的重要原因。
解决我国流动性黑洞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再加上我国经济结构性调整的需要,去年我国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流动性黑洞”现象,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流动性过剩现象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却是流动性短缺。企业普遍认为流动性吃紧,中小企业更是感到现金流紧张,融资困难。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降,消费需求低迷。流动性黑洞的存在,是制约我国市场流动性回升的重要因素,更是影响我国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通过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确保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来盘活市场流动性。这就有必要进行阶段性信贷超调,即在特殊的经济环境下所出现的超预期的信贷高增长或信贷高收缩现象。
实际上,从去年11月以来的信贷高速增长,已经使我国经济形势开始显现积极变化,整体表现好于预期。根据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3月以来我国实体经济的领先指标亦多有起色:发电量、房地产与汽车销售量、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制造业PMI均呈现第一次反弹。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