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CPI同比下降0.6%,理财专家认为,近几月CPI的持续回落使我们进入了正利率时代,理财思路也要顺势而变。
银行存款“赚”了
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尽管已经经历了2008年央行的几次大降息,但目前的储蓄存款实际利率比去年降息前要高很多。有关理财师表示,实际利率是挂牌利率扣除通胀后的利率,计算方法通常为:实际利率=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当期CPI。
2008年一季度,CPI同比上涨8%,而当时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4.14%,这就意味着,即便存款在银行获得了4.14%的收益,但资金的购买力却下降了8%。两者相抵,把钱存在银行,实际上是贬值的过程。
而目前的情况就不同了。虽然一年期存款利率只有2.25%,但最近几个月CPI不断走低,今年一季度同比下降了0.6%,意味着资金购买力上涨了0.6%,居民存款正在变相升值。
定期不宜太长
理财专家分析称,CPI数据下降增加了再次降息的可能性。在目前存款实际利率较高的情况下,保守型投资者可以把中短期的定期存款当成主要的理财方式。但不能忽视的是,一两年后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银行利率存在再度转身向上的可能性。因此,目前不建议市民将过多的资金投入到长期储蓄中去。
在办理银行定期存款时,投资者应参照自身对资金流动性的要求和资产组合情况,重点配置1至3年期的中短期存款,并进行期限上的搭配。另外,目前的活期利率只有0.36%,处于较低水平,活期存款可以通过通知存款的方式持有。
现金不一定为王
实际利率转正后,很多人都在坚持着“现金为王”的理念。理财专家认为,这个理念虽然没有错,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风险。
有关人士认为,在金融海啸爆发初期,信贷市场休克导致流动性紧缺,不同类别资产价格均大幅跳水,当时持有现金资产无疑是正确的。但随着全球央行联手大幅降息,向市场大量注入货币,贬值压力可能随后会浮现出来。资产全部以现金方式持有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理财专家认为,无论何时,投资者都应该坚持资产配置的理念。在资产类型的选择上,除了银行定期存款外,具有保值功能的黄金、收益稳健的债券和具有增值能力的基金,都是可选择的投资方式。
在具体配置上,保守型投资者可参考50%存款+20%债券+20%基金+10%黄金的组合;平衡型投资者可参考30%存款+20%债券+40%基金+10%黄金的组合。 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