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刚红了。那天,他穿着大红的茄克衫,坐在省文学会馆,为赶来买杂志的读者签名的时候,我们真为他高兴。
他也是高兴的。那篇压了23年的中篇小说,重见天日,而且得到好评。报纸、电视连续采访他,传播他,他的文学才能得到社会认可,使他有满足感。他的内心得到了安慰。
然而,我们也为他担心,因为毕竟身患两种癌症,这样的活动,对他是一种过度的付出。可是,他不好意思拒绝人家的好意,他总是谦虚而拘谨,当内心的激情以一种淡然的形态表现的时候,让交流的对方总是会得到满足。
万刚并不是病后才这样。多年之前,我和同学戴一江联名写过一篇文章登在晚报上,记得篇名叫《沉重的男子汉》,写我们共同的万刚同学。他男子气的外型,充满激情而又敏感的心魂,有时却太过内敛,谨慎,让我们有沉重之感。我们希望看到一位激情四射的万刚,内心的激情不加掩饰得让我们感受得到。可是,等他离开网球场,放下主持晚会的麦克风时,他立即又成了一位谦谦君子。我们不是因为他自感痛苦,而向他发出呼吁,让他内外相谐;而是要向他表达:一个充满激情的万刚,会让同学们可以更轻松地面对。
他的这种谦和谨慎,让与他共过事的人深感得益。听一位企业报的主编讲过,请万刚写稿,万刚从没有作家的架子,完稿后还会征求意见,如提出修改,他也不恼,按报纸的要求调整。去年,万刚写的一篇通讯,在该报发表后,在全国行业报评选中得一等奖,万刚多次感谢,而自己付出的艰辛却只字不提。这时,他已经是两种绝症缠身的人。
万刚的感觉细腻,这是同学共认的。但是,他总以这种细腻去体会别人的感觉,给别人做了好事,不张扬,也不自夸;而别人帮助了他的什么事情,即便是再小的事情,他都会常常提起。有时,我们也会嫌他,这等小事,何必挂齿。他却一如既往,让人记住他的内心感恩之情。
有时候,同学们常常有这样的迷惑,万刚的感情细腻,内心又充满激情,这样的激情在哪里可以释放?这次看了他23年前旧作《我们·马们》,我们得到了答案:他的所有情感都流淌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尽管他写的青春躁动,以马们的情爱方式表现,但我们看到了万刚充满青春张力的生命表达,看这样的作品,分明可以感到作者的情感四溢,感到作者对生命的歌颂。
内心的激情与淡然的外表难以统一,同学们有时会调侃他不要太累。其实他不累。他的待人处世的方式不是刻意表演的,他的感觉和激情也有地方宣泄,因此,他可以保持一种平衡。
看他身穿大红茄克,却神色淡定,我们都在祝福他:有激情的人总有旺盛的生命力,万刚你坚定地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