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1版:财富
3  4  
PDF 版
· 新能源,浙江风景正好
· 新能源“浙江链”
初步形成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5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新能源,浙江风景正好
●目前,浙江风电已有20万千瓦的装机规模
●正泰太阳能获风投5000万美元,正研发二代光伏电池

  义乌小商品城里卖的一双袜子,正在研发的一块太阳能电池,来自欧盟的订单,一趟趟往来于高速公路上的物流货车,一个个即将远洋的集装箱……这些,构成了浙江经济的点点滴滴,既遥远又贴近。

  浙江经济,一季度GDP同比增长3.4%,但是,经济运行总体延续了去年以来的下行态势。只不过,下行趋缓,跌幅收窄。为此,省委研判形势,定下16字调子——下行趋缓,运行趋稳;形势严峻,不容乐观。好在,阳光总在风雨后,雨后的彩虹最绚丽。

  今起,钱报推出“阳光总在风雨后——浙江经济逆风飞扬实录”。首篇聚焦新能源。

  本报记者 钟慧丽 发自杭州

  

  杭州滨江区,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5月1日,阳光正猛。

  “每度电成本降到0.06欧元,折合人民币5毛多。”

  这条介绍让记者着实吃了一惊:太阳能发电成本已经这么低了?

  公司董事总经理杨立友马上释疑:这是理想状态下二代电池的成本。要实现墙上的数字,得依赖众多条件:光伏电池主要原料多晶硅价格的低位稳定、政策的扶植、技术的成熟等等。而现在,作为主流的一代光伏电池的发电成本,还在1.5~2元人民币,远高于国家电网电价。

  成本居高不下,限制推广应用。其实,新能源普及最大的瓶颈就是成本太高——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概莫能外。

  今年1月的浙江省两会和3月的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一逮到发言机会就向高层呼吁:请政府做一些太阳能发电示范工程,或者给更多的补贴,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他得到的回复往往是:存辉啊,太阳能当然是个好东西,可现在发电成本太高了,几块钱一度电,政府怎么补贴得起呢?

  3月下旬,风向逆转,南存辉喜逢利好。3月23日,财政部下发《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扶植政策,支持太阳能光电在城乡建筑领域应用的示范推广。

  好事成双。此前三天,正泰太阳能刚刚获得赛伯乐及上海联和共同注资5000万美金,出让约30%股份。

  赛伯乐董事长朱敏说,“未来太阳能产业的市场可达几万、几十万亿之巨,我很看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潜力”。

  太阳能发电,离普通家庭有多远

  那么,太阳能发电离普通家庭远么?

  据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杨立友说,以现在的太阳能设备价格计算,普通家庭花费10万元,就能装一套光伏发电设备,“管用25年,除了供自家电,还能卖给国家电网,大概在第七八年就可以回收成本。”

  杨立友估计,现在光伏产业最成熟的欧洲,一代电池产品占90%市场份额,二代“薄膜太阳能电池”还需5年左右发力才能占据主流市场。

  “等到二代产品推开,传统意义上的能源格局就会被打破。比如撒哈拉沙漠,原来几乎没有利用价值,但对太阳能发电来说却是全球最美丽的金矿。农民可以不种地,专门找荒漠、沙漠等来‘种电’。”

  事实上,现在西班牙已经有人利用广袤的荒漠地区来“种电”,再卖给国家电网。同时,西班牙政府通过每年约2亿欧元的补贴,使得国民消费得起太阳能能源。

  杨立友预测,三五年后,光伏电和国家电网之间,能找到一个“等价点”,也就是太阳能发电成本降到几毛钱,那时民用就不成问题了。

  房产女老板岱山“捕风”

  夏赛丽,杭州房地产界的知名人物,她主导投资的岱山衢山岛风力发电场项目是浙江省发改委批复的第一个风力发电项目,一期4万千瓦的机组已经于2008年4月建成投产。

  “这对我来说更接近于一项社会事业。”夏赛丽告诉记者,“现在国家以每度6毛6分的临时电价优先收购风电,这个价格高于国家电网电价,但低于我们的发电成本。”

  据分析,衢山岛风力发电场的成本电价,超过每度7毛钱,“虽然有一些国家优惠政策,还有通过向发达国家出售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排指标的CDM项目等,估计只能做到保本微利。”

  风电项目正常的成本回收周期就得8~10年,但除了岱山,浙江慈溪、温州等地也有企业家毅然捕上了风。据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浙江的风电,目前已有20万千瓦的装机规模,到2012年将达到40万千瓦。

  浙商热衷投资新能源

  在浙江,嗅觉灵敏的企业纷纷“押宝”新能源:美达、华仪电器、天马轴承等介入风能;正泰、昱辉、向日葵等主攻太阳能……

  对浙江省来说,发展这些新兴产业不仅意味着老百姓可以用上更清洁的能源,同时也是提升浙江现有产业结构的契机——美国总统奥巴马不是说了吗:“谁掌握可再生能源,谁领导21世纪”。

  介入新能源的企业嗅觉灵敏,他们已经触摸到了其中的商机。

  除去政府补贴外,光伏电池的主要原料多晶硅,价格从2008年最高的300多万元人民币每吨,降到每吨60多万,令太阳能电池设备成本大幅降低。

  “一方面硅原料价格降低;另一方面,第二代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能让多晶硅用量降到原来的百分之一,大大降低了成本。”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杨立友告诉记者,他们的第二代太阳能电池板技术,理论上能把发电成本做到0.5元人民币左右。

  发改委:浙江后发优势强

  浙江已经初步形成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的产业链,特点是“小而全”,因为我们还没有像无锡尚德那样的大企业。据说,在太阳能领域,无锡尚德、江西赛维LDK、天威保变等公司,2007年销售总额达到了300亿。

  “但浙江后发优势很强,经营灵活,而且能够直接采用国际最先进的技术。第一轮新能源产业竞赛我们排不上最前,但在第二轮还有希望。”浙江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对浙江经济来说,新能源产业的意义不仅在于清洁能源,还在于能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风电、太阳能发电设备具有科技附加值高的特点,如果浙江能在国家乃至世界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分一杯羹,将给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深远影响。”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财富 C0001 新能源,浙江风景正好 2009-5-5 69BA01EC4180FB13482575AC00462A64[A1-钟慧丽≈B1-潘浩];钱江晚报c00012009-05-0500014;钱江晚报c00012009-05-0500017;钱江晚报c00012009-05-0500018;钱江晚报c00012009-05-0500016;钱江晚报c00012009-05-05000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