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千里之外的贵州乌蒙山区来信,最近通过《钱江晚报》(见本报2009年4月18日A2版《一位在贵州支教,即将赴英攻读博士的花样女孩来信——谁来接过我手里的教鞭?》)刊发后,不仅在杭州反响强烈,而且从杭州扩展到上海、北京、香港、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在青年人中掀起一场踊跃奔赴西部贫困山区支教的志愿者爱心传递热潮。
写信者是贵州财经学院28岁的年轻女教师彭旸。4年前,她不顾父母反对,毅然放弃出国攻读法学博士的机会,前往贵州边远、贫困山区小学支教,并感召100多名青年志愿者加入这一行动。
义务支教:
青春旅途的又一“加油站”
今年9月,彭旸即将前往英国攻读贫困地区教育管理博士学位,不想因此中断支教事业的她,给自己曾经学习过英语的老师——杭州平和英语学校副校长张晨秾写了一封“求助信”,希望他帮助招募一些志愿者。
没想到,张晨秾将这封信在《钱江晚报》公开发表,引来四面八方的年轻朋友参与志愿行动。他们表示愿意接过彭旸手中的“教鞭”,为贫困山区奉献知识和智慧,也为自己的青春年华积蓄更多的力量。
2005年,从云南大学法律系研究生毕业的彭旸申请到英国一所学校的法学博士,攻读方向是反倾销诉讼。眼看梦想就要成真,即将留学的她约请几位好友到贵州旅游,而这次行程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
旅行途中偶然路过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的一个村庄,彭旸被当地的贫困状况所震撼。
“看到那些孩子,我哭了,但更多时间是辗转反侧,巨大的贫富差距深深震撼着我。”旅行结束后,彭旸反复思考一个问题,自己即将出国选择“光明前程”,可迄今为止为国家作了什么,“一刹那,我决定留下来,到贵州贫困山区当一名志愿者。”彭旸说。
计划好的“美好未来”中断了,她的选择遭到父母坚决反对,家人和朋友都认为,娇生惯养的“80后”,她的举动肯定是“三分钟热度”,贫困和艰苦一定会让她知难而退。可是,在贵州黔东南、毕节等地贫困山区,她却坚持了4年。
2007年4月,彭旸在网上看到重庆大学有个书商会,就决定试试运气为学校筹集一些书籍。在朋友帮助下,彭旸在重庆大学搞了一次演讲,讲述自己的支教故事,讲述山区孩子们的企盼,这次演讲,她不仅免费为学校筹集到4000多本书,还从重庆带回了7个志愿者。从那以后,不管走到哪里,彭旸都会不厌其烦地宣传她的支教事业,就这样,先后有100多人像她一样,来到贵州成为志愿者。
在艰苦环境中
重新认识自己
在毕节市朱昌镇,韦艳萍和6名大学校友是这里的第二批义务志愿者,从今年3月份开始,在这里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支教生活。他们都是贵州财经学院四年级的校友,在学校里听到支教老师彭旸讲述自己在贫困山区的支教故事后,自发成为“爱心接力赛”的参与者。
23岁的韦艳萍和22岁的胡珑玉是伍坪小学的支教老师,当许多同学正在紧张忙碌地实习、找工作时,她们却在这个边远的山村小学支教,而且没有一分钱报酬。这些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出生的青年在很多人的眼里还是娇气的孩子,那么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她们?
“在很多人眼里,‘80后’娇生惯养者居多,可是,支教生活改变了我们。”韦艳萍说。
来自江西九江的韦佩是这批志愿接力者中唯一的男生,1987年出生的他在农村长大,父母长年在外地打工挣钱供他读书。“我自己就是一名‘留守儿童’,刻苦学习走出大山是我从小的梦想。如今,在这些贫困山区孩子们身上,我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志愿者就是要传递这样一种奉献社会、砥砺自我的精神,这样的付出有厚重的回报。”韦佩说。
因为教育资源的缺乏,伍坪小学每个班有近百名学生,两个人的座位要挤三名同学,课堂十分喧闹,韦艳萍不得不用很大的声音上课,没上几天课就得了急性咽炎,开始发烧,一句话说不出来,她病倒了。
“那几天躺在床上,有过孤单和难过,也特别想家,可是从未后悔选择支教。”韦艳萍说,有一天班里一个女孩捧着一个鸡蛋、两个鸭蛋悄悄地放到自己的床边,还有的孩子给自己写信,信封里装着他们最心爱的小礼物,这时才发觉,孩子们的信任和学习的改变,就是支教者最珍贵的“报酬”,这样的回报将温暖自己的人生。
让爱心接力
薪火相传
这是一群不计报酬、默默奉献的青年志愿者,她们的奉献和付出不仅改变着自己的人生,更悄悄改变着贫困山区的面貌。
山区孩子居住分散,不少学生5点起床,要走3个多小时山路才能到校。伍坪小学四年级的徐倩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家里四口人挤在不足10平方米的一间土房里,全家不到一亩田土,年收入只有2000多元。“除了好好读书,没有任何机会可以改变这个10岁孩子的命运。”胡珑玉说。
再过两个多月,7名志愿者就要结束他们的支教生活。正是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召着更多人接过彭旸手中的教鞭,踏上志愿者的征程,实现他们的青春理想。
家住杭州的余维是香港理工大学会计与金融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了解到彭旸的支教经历后,他立刻决定报名,利用暑期空闲时间,到贵州山区支教,他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自愿承担起志愿者报名和培训工作的张晨秾说,每一个时代的青年都是最有理想、最进步、最活跃的群体,而青年志愿者体现的时代精神和传统美德,符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一封短信引来数十人报名参与志愿行动,其中不乏家庭条件十分优越的青年,这场爱心接力将会薪火相传,影响越来越大。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章苒、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