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9版:科教·科技
3  4  
PDF 版
· 它距我们2500万光年
· 有些人天生脾气大
· “隐身斗篷”
真造出来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5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有些人天生脾气大
德国科学家揭秘“愤怒基因”
  一些人头脑冷静、自控能力强,另一些人却遇到一点刺激就可能勃然大怒,其实是因为他们天生脾气火爆。德国科学家最近发现,遗传基因是决定一个人性格是否易怒的关键。

  “T”基因=愤怒基因

  德国波恩大学研究人员对800多名受试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评估他们处理愤怒的方式。

  研究人员还对受试者进行DNA测试,检测他们体内DARPP-32基因的类型。DARPP-32基因共有三种变体,分别为“TT”,“TC”和“CC”。这些变体决定大脑中多巴胺的水平,而多巴胺是影响愤怒和攻击情绪的重要物质。

  研究发现,比起拥有“CC”型基因变体的人,“TT”和“TC”型的受试者更易发怒,他们大脑杏仁核中灰质较少,而杏仁核是大脑中负责控制情绪的部分。

  研究人员认为,“T”基因能提高多巴胺水平,“T”基因越多,人就会越焦躁易怒。参加这项研究的马丁·罗伊特说:“换句话说,他们不能像没有‘T’基因的人那样良好地控制情绪。”    

  乱发脾气不全是基因的错

  西方国家大部分人的DARPP-32基因为“TT”和“TC”的变体。

  “CC”型的人因为没有“T”基因,能轻松控制情绪、保持冷静。英国《每日邮报》援引研究人员的话报道:“特别易怒当然较难为社会所接受。但是,适当约束、控制行为举止有助于在社会中获得一席之地。”

  虽然基因某种程度上决定性格,但DNA并不是乱发脾气的借口。研究人员说,易怒的人不能把责任都推给DNA。影响性格是否易怒的因素中,基因的比重约占一半。

  经常发怒有害健康

  美国2007年一项研究发现,女性易怒、情绪化的元凶也是大脑中的“愤怒基因”。

  大脑中一种基因能产生复合胺,在帮助脑神经细胞信息传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在易怒女性体内,这种基因变异成“愤怒基因”,导致复合胺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控制情绪。越易动怒的女性基因变异越明显。

  还有一项研究发现,愤怒有害健康。人处于愤怒时血压升高,而血压高是心脏病突发和中风的重要诱因。

  研究人员调查559名特别容易发怒的受试者,结果发现,这些人患心脏病的几率是平常人的两倍以上。

  英国科学家也于今年3月发现,健康人如果经常发怒,死于心脏病的风险比其他人高19%。心脏病患者的情况可能更糟。他们勃然大怒一次,死亡概率随即增加24%。

  本报通讯员 张 祎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科教·科技 D0009 有些人天生脾气大 2009-5-6 48257178002CE175482575AD00231E57[A5-d≈B1-梁建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