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1版:浙江新闻
3  4  
PDF 版
· 五里亭,
抱大18名孤儿的老人病倒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5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五里亭,
抱大18名孤儿的老人病倒了

86岁高龄又老年病缠身,所有熟悉可敬老人的读者心揪紧了
本报通讯员 李艳 本报记者 叶蕾
  菊菊一脸愁容

  她摔成了骨折

  昨天,张菊菊还呆在金华广福医院的骨科病房里养伤。她的左腿打着石膏,绑着绷带,双手多处擦伤,陪同在旁的丈夫,脸上、手上也是伤痕累累。

  张菊菊是五里亭老人张洪斌、楼小英收养的养女之一。5月1日那天晚上8点左右,张菊菊夫妇有事外出。当时,丈夫用电动车带着菊菊行驶在金华市区西二环路上。路过一施工现场,因为没有路灯,加上对面来车看不清楚,电动车重重地摔在一块被设置为路障的大石头上。

  菊菊被立即送往医院。经医生诊断,菊菊胫骨骨折、右小腿撕脱伤,缝了几十针,至少得在病床上躺3个月,医药费需上万元。这对家境并不富裕的菊菊一家,无疑是雪上加霜。

  “东拼西凑只拿出5000元,医药费怎么够啊?”菊菊一脸愁容。而她的丈夫每天也只能唉声叹气干着急。

  楼妈妈病倒了

  一连输液半个月

  菊菊最担心的不是自己,而是楼妈妈。

  20多天前,几乎从不进医院的老人病倒了,血压偏低、全身酸痛,辛苦操劳了一生的老人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

  “妈妈这是老毛病了,一到刮风下雨关节就痛,可是妈妈从来也没舍得去医院看看。”一个多月前,菊菊把妈妈接到了自己的家里,想着能更好地照顾她。可没想到妈妈的病更严重了,菊菊自己也摔伤了。

  远嫁山东的女儿张彩英特地赶来照顾,家在金华的养女张美仙以及在南京打拼的养女张晶晶也闻讯前来。

  “妈妈年纪大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一连输液半个来月,天天打针、吃药,这两天才有所好转。”这些天,孩子们轮流呆在楼妈妈的身边,一步也不敢离开。

  因为舍不得也掏不起钱,一身毛病的楼小英没有住院,只选择在家附近的诊所进行保守治疗。好在20多天前滴水不进的她,这两天已能吃些稀饭、面条等流质食物。

  我们和五里亭人家

  一直在一起

  得知楼妈妈病倒、菊菊摔伤的消息,不仅孩子们着急了,我们的记者也着急了。因为,我们和五里亭人家有着特殊的感情。1988年2月15日,《钱江晚报》以整版篇幅发表了《天上有个太阳,水中有个月亮》一文,报道了五里亭人家的感人故事。文章刊出后,在全省乃至全国引起了强大震动。

  之后,我们几乎见证、甚至参与了五里亭人家的每一个特殊时刻,有幸福,有苦难。

  1994年新年,五里亭人家告别了他们厮守31年的破凉亭,搬进了新建的四间红砖瓦房。

  1995年11月,74岁的张洪斌因病突然离世,五里亭人家的悲伤成为所有人的悲伤。

  1996年,金华市公安局婺城区分局有关同志查阅大量户籍资料,顺利解决了这户特殊人家的“黑户”问题。

  2008年正月初十,杭州小伙骆华锋用4辆轿车从五里亭将张晶晶娶走,两人现在南京创业。

  ……

  其中,参与大部分报道的本报记者洪加祥几乎和五里亭人家成了一家人。每一年过年的时候,洪加祥都会去金华看看他们。而每一次五里亭人家遇到困难的时候,洪加祥总是尽力去帮,这次当然也不例外。

  洪加祥说,他刚刚在清明节的时候去看过楼妈妈。他知道楼妈妈的身体一直不好,而这一次算是最严重的一回了。当时,他和一些朋友们送去了一些慰问金,可这些对一个贫寒的家来说还是杯水车薪。

  菊菊摔伤的事,洪加祥也是在第一时间就得知了。已经出嫁的菊菊同样经济状况不好,更不顺利的是由于她离开原来的单位后,没有及时续交医疗保险,医疗报销成了个大问题。为此,洪加祥特意找到了自己在金华的朋友,帮着解决这个问题。昨天,菊菊欣慰地得知,自己的医保补交后再过半年就能使用了。

  妈妈病倒了

  我们的依靠也没了

  20年过去了,如今五里亭的女儿们基本都嫁出去了。家里平日里只有楼妈妈和她的亲生儿子张福田及最后收养的小麒麟生活在一起。而楼妈妈的这次生病无疑给这个家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小麒麟是让楼小英最放心不下的。今年4岁的小麒麟2006年来到五里亭人家。

  说到4岁的孙子,楼小英沉默的脸上又漾出笑容。小麒麟飞快地扑进老人怀里,老人紧紧抓住小麒麟的双手,想抱他,试了几次,却未能抱起。年迈的楼妈妈抚养他长大,而现在靠楼妈妈一个人的力量已远远不够了。

  “我一直以为妈妈永远是我们的依靠,可这次妈妈突然病倒了,我真的慌了。不过我们不能流露出来,妈妈会为我们担心的。”儿子张福田和母亲相依为命,最了解她的心思。

  86岁的楼小英无力地陷在床里。老人像牛一样劳碌了一辈子,如今终于能歇歇了,却是躺在了病榻上。

  20多年前,本报报道了发生在金华五里亭的传奇故事。楼小英和张洪斌,一对苦难夫妻,住在破败的五里亭,以拾荒为生,先后收养了18名婴儿。之后的日子里,赞颂、帮助、慰问,数以千计的信件、汇款、包裹单如雪片般飞来。他们的生活渐渐有了改变,同时,本报记者也一直没有停止对他们的关注……

  几天前,楼妈妈病倒的消息再度把记者的心揪紧了。祸不单行的是,养女菊菊在五一期间不幸地遭遇一次意外,胫骨骨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浙江新闻 B0001 五里亭,
抱大18名孤儿的老人病倒了
本报通讯员 李艳 本报记者 叶蕾 2009-5-7 钱江晚报b00012009-05-0700019;钱江晚报b00012009-05-07000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