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5版:5·9纪念日
3  4  
PDF 版
· 回眸:新闻中的往事
· 改革潮涌,笔墨见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9年5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共和国第四个十年,浙报、钱报记录
改革潮涌,笔墨见证
1979-1988年“5·9”新闻重读
解读专家:袁 敏(《江南》杂志主编)
  看到1979~1988年5月9日浙江日报那些老报纸时,我脑海里一下子就跳出了那首我特别喜欢的,旋律优美大气的歌:“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个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编年史上,1979年无疑是一个值得刻骨铭记的重要年头。歌曲《春天的故事》记录了1979的那段往事,正是从1979年开始,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踏上了辉煌的改革之路,迈入了对外开放的崭新旅程。此后的三十年足以证明,由于改革开放,中国得到了多么惊人的回报!

  回望三十年前的春天,我们对改革开放起步的标志是什么,在当时其实并没有清晰的认识,记忆中最大的变化,就是以前只能偷偷听的邓丽君的靡靡之音突然间可以堂而皇之地拎着录音机在大街上播放了,内地流行音乐是否从那时开始萌芽我不知道,但不久我就在杭州剧院看到了让人目瞪口呆美仑美奂的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接下来是一批震撼人心的电影陆续出现:《生活的颤音》《巴山夜雨》《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苦恼人的笑》《天云山传奇》《牧马人》等等。再就是大家成群结队地去新华书店漏夜排队,买那些久违了的中外名著。无论是音乐还是舞剧,无论是电影还是图书,只觉得全新的文化生活像井喷一样向我们扑面而来。

  在1979年5月9日的浙江日报头版下方,有一则“本报讯”,题目是《杭州市首届<西湖之春>音乐会昨日闭幕》。这则新闻篇幅不长,但却有几条关键的信息显现了改革开放给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其一,《西湖之春》音乐会历时十三天,足见其节目众多,内容丰富;其二,音乐会各台各场演出的质量之好是杭州解放三十年来没有的,这一情况表明,被十年动乱所造成的千歌一曲千人一面的局面彻底扭转;其三,在《西湖之春》举办期间,五十四个单位的两千多名专业和业余的文艺工作者参加了演出,这样大规模大范围的群情投入表明了被禁锢已久的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的强烈渴求。

  让我感到意外和惊喜的是,我居然还在这张报纸四版的右下角发现了浙江省当时唯一一本文学杂志《东海》1979年5月号的要目广告!望着封面上翻卷的浪花和“东海”刊头字样,有一种老友重逢的激动,更有一种见到娘家人的亲切。细细寻找,虽然那一期目录上好像没有自己编的稿子,但作品作者中却不乏自己熟悉的面孔。1979年,我在《东海》杂志当小说编辑,是从杭州织锦厂被调到杂志社的。我想,如果不是改革开放,我一个当时还没上过大学的小工人怎么可能有机会走进一家省级文学刊物的大门呢?这期《东海》杂志的头条是绍剧《于谦》,于谦这样一位刚正不阿两袖清风却因冤狱而惨死的人物,如果不是改革开放,歌颂他的剧本又如何能够面世呢?

  文艺的繁荣必源于思想的解放,而思想的解放必基于政策的宽松。在1985年5月9日浙江日报头版的醒目位置,有一篇题目为《文艺要繁荣,文艺界要团结》的新闻,新闻的副标题是——荣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的作者和编辑受到表彰和奖励。记得当年这件事情还是挺轰动的,两部文学作品同时获全国大奖,这在浙江文坛上还是第一次。因为两部获奖作品的作者和编辑都是曾经熟悉的朋友,且其中一部获奖作品《中国的回声》还是发表在1984年《江南》复刊号上的,故而看这条新闻时倍感亲切。我十分仔细地读了这条新闻报道,注意到这虽是一则关于表彰和奖励荣获全国奖的作者与编辑的简讯,主标题却突出了“文艺要繁荣,文艺界要团结”的宗旨,这是颇有深意的。浙江日报作为一张党报,把握着党的文艺政策和方向,但又充满着温暖人的亲和力,让每一个文艺工作者在感动和感恩的同时唯有更加努力地创作,而不是热衷于其他。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重读这条新闻,依然觉得其充满了现实意义。

  作为一个文学工作者,我对浙江日报走过的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始终将文化艺术放在重要的位置,充满深深的敬意。如今,浙江日报已经成长扩展成一个强大的报业集团,她旗下的《钱江晚报》《今日早报》《美术报》等都是我喜爱的报纸,这些报纸一以贯之地对文化的关注和厚爱更让每一个文化人都将她们视为亲近的朋友,我希望并且相信这种亲近会成为永远。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5·9纪念日 C0005 改革潮涌,笔墨见证 解读专家:袁 敏(《江南》杂志主编) 2009-5-9 钱江晚报c00052009-05-09000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