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10版:震后365天·生命记录
3  4  
PDF 版
· 陈光标:我是永远的志愿者
· 陈岩:我还是原来的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5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陈光标:我是永远的志愿者
本报记者 何黎 文/摄
  在北京见到陈光标,他正在为“5·12”重走地震灾区做着准备。桌上是厚厚的一刀红色信封,他抽出一张给我看:“这是打算过几天带去灾区发给大家的。”我取出里面的几张钱交还给他,告诉他,我想留一个信封做纪念。

  此刻,这个火热的信封就静静地躺在我面前的桌上。上面写着“为灾区人民解决困难,为党和政府分担重任;秉黄埔精神,继抗震斗志。”

  Q:今年“5·12”这天,你会做什么?

  A:将重走一遍我去年救灾时的路线。

  Q:如果此刻让你许愿,你会许下什么愿望?

  A:希望更多的人来做慈善。

  爱心如潮水

  其实他在4月23日刚去过北川。那一天,他像慈父一般地与北川孩子们聊着天,随后变戏法般地散发起红包和糖果;他在北川集体掩埋点祭奠,以专业的眼光发现纪念碑不够结实,当即决定出资寻找最好的石材重竖;他在北川中学门口停留,许多当地群众一眼即认出他,将他层层围住,连闻声赶来的民警都自称为是“好人标哥”的粉丝……

  地震后多少次地这样出现在那片土地上?他实在记不清了。他的江苏黄埔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在南京,而这一年,连他自己都有些恍惚,究竟在南京呆的时间多还是在四川呆的时间多。

  他在成都的助手说,这么多年,他来四川,一开始是只往最穷的地方跑,“5·12”以后就一个劲儿地往灾区跑。四川那么多著名的景点,他几乎从来没有去过。他常常单枪匹马地赶来,然后马不停蹄地奔波在灾区各个角落。在这里,他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太多。

  去年“六一节”,他赶去给东汽小学、东汽幼儿园的小朋友发礼物。天真的孩子们说:“我要书包、我要文具盒、我要花裙子、我要房子……”陈光标噙着眼泪说:“你们的心愿我都会满足!”他记得这些诺言,所以他很忙碌很努力。这一年,他为灾区捐款捐物达数千万元。他的语录是:“抗震救灾,我是志愿者;灾区重建,我还是一名志愿者!“

  他还不停地游说着更多的人与他一起组成爱心接力。与他要好的几位企业家,如今也常常往灾区跑,他们半开玩笑地说,作为陈光标的朋友,不为灾区人民出点力,都不好意思了!春节时,他甚至发动了全中国130位企业家一起组成爱心团为灾区送去3300万元现金与价值近4000万元物资。“我希望通过我的行为可以影响更多企业家继续像地震发生之初一样关爱四川。在爱心大爆发之后,不要因为时间长了就忘记了四川,我们应该常常带着爱心而来。”

  对此,网民们评价,陈光标在灾区的行动意义远不仅仅在于张扬了其个人人格之魅,更重要的是,他立就了一面中国企业家担当社会责任的旗帜。温总理称他是有良知有感情、心系灾区的企业家。

  半个月前,陈光标、获得了继“中国首善”之后的更高称号——“最具号召力的中国慈善家”。

  重返地震带

  很小心地问陈光标,你虽然不是灾民,但是你所目睹的经历的苦难场景比一般灾民还多,你的心理没问题么?

  陈光标淡然一笑,答:“这么与你说吧,有好几个晚上,我救人救得实在太累了,就躺在废墟边睡下了,身边都是遇难者的遗体。我从来没有觉得怕过。他们就像是我的孩子,我的兄弟姐妹。”

  又问他,听你成都的朋友说,你借了奥迪吉普赶去救灾,结果负重过多,把车给压趴了,结果修了半年多,有这么回事吧?

  陈光标这回有些不好意思了:“是呀,我们从北川出来,五座的车硬是塞了十个人,我抱着一个伤员,腿上还坐着一伤员,路又不好走。那时尽想着救人了!”

  与他扯的都是些细枝末节的事,但是,都是他那些天奋战在地震带上的生动写照。昨天,他开始了他的重返地震带纪行。他要在四天内重走一遍那些曾经令他流泪、流血、流汗的路线:从聚源中学到都江堰中医院再到都江堰幸福家园,从汉旺到东汽,从老北川到北川中学,从什邡到映秀再到汶川……这些都是地震最严重的地带,当时他带领60辆大型机械设备共挖出被埋人员6000多人,救活128人。

  他还清楚记得,他在聚源中学亲手救出2人,北川中学救出5人,北川曲山镇幼儿园救出1人,北川茶厂救出2人,北川宾馆救出1人,汶川百花小学救出1人。“我记得他们每个人的名字,这次希望都能会上一面。”陈光标轻轻说道。

  这次,他带给灾区的礼物是2000台电脑。他还带来了200万元现金用以设立留守儿童和老人、孤残儿童基金。

  除此之外,陈光标还有一个计划。7月之后,一家他名下的公司将落户成都,预计可以解决大约千人就业,也将是他为四川灾区做捐赠的“定点企业”。陈光标郑重地说:“我会将这家企业净利润的80%拿出来捐赠给灾区。”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震后365天·生命记录 B0010 陈光标:我是永远的志愿者 本报记者 何黎 文/摄 2009-5-11 钱江晚报b00102009-05-1100006;钱江晚报b00102009-05-1100016;钱江晚报b00102009-05-11000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