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
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了最新物价数据:今年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均同比下降,且降幅都比上月有所加深。
统计显示,4月份我国CPI同比下降1.5%,降幅比上月加深0.3个百分点;PPI同比下降6.6%,降幅加深0.6个百分点。
“价格继续下行在预料之中,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的‘负翘尾’因素在起作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分析,除技术因素外,CPI下行主要受猪肉等食品价格下跌影响,PPI下行可能是因为工业正经历二次去库存化。
受食品价格迅猛上涨推动,CPI在去年初涨幅达到近来新高。去年3月份CPI同比上涨8.3%,4月份上涨8.5%,而5月份开始涨幅下行直至为负。今年三四月份的CPI,即便没有新波动,与去年同期相比依然为负,且降幅会有所扩大。
如今食品价格明显下降,直接带动CPI下行。今年4月份,我国猪肉价格同比下降28.6%,降幅比上月扩大5.6个百分点;油脂价格下降24.3%,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这使得4月份我国食品类价格同比下降1.3%,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
在食品价格下降的同时,非食品价格也出现了下降;在消费品价格下降的同时,服务项目价格也出现了下降——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今年4月份CPI不但同比降幅扩大,而且环比(比上月)也下降了0.2%。
作为CPI的上游,PPI在今年4月份同样出现了降幅加深。当月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下降8.1%,降幅比上月扩大0.7个百分点。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下降1.7%,降幅扩大0.3个百分点。
我国PPI也经历了从一路猛涨到迅速回落的过程。去年1月份同比上涨6.1%,8月份达到峰值10.1%,此后一路下行。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此前解释说,去年的较高基数使得今年PPI即便不再下降,全年依然为负,而且今年前8个月PPI受去年高基数的滞后影响将逐月扩大。
“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供过于求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加之全球经济不景气、国际市场生产资料价格低落,市场供求关系使得PPI降幅加深。”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曹建海分析。
统计显示,今年4月份钢铁业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8.7%,降幅比上月加深3.7个百分点。其中,普通大型钢材价格下降26%,降幅加深9.3个百分点;线材价格下降28.4%,降幅加深4.9个百分点。
张立群认为,这种变化可能是受工业二次甚至多次去库存化的影响。第一次去库存化结束后,部分生产资料价格有所恢复,相关企业加大了生产,使得供求关系发生反复,价格再次回落。
曹建海指出,国内经济存在的产能过剩和结构失衡是根本性问题。若要彻底扭转,需在政府扩大投资拉动的同时,真正启动国内消费,这是漫长的过程。
对于今年4月份CPI、PPI双双继续走低是否意味着通货紧缩,两位专家均认为,不能简单依此得出通缩结论。
曹建海认为,当前货币供应量增长迅猛,流动性充裕,不能说出现了通缩。张立群分析,物价同比指数反映的是12个月的变化,中间隔着许多环节。当前国家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正在发挥效应,投资和消费需求在扩大,但需要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才能使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价格才可能会重新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