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12版:地震周年祭
3  4  
PDF 版
· “多掰掰高兴的事情……”
· 担当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5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地震后,东汽的有些职工感觉吊车都要砸下来,现在他们讲笑话、写日记、投入地工作
一群工人的重建——

“多掰掰高兴的事情……”
本报特派记者 屠晨昕
  汽车飞驰在成德高速公路上,在进入德阳境内的八角井时,左侧缓缓地展现出大片建筑工地,工地上是一幢又一幢体型巨大的金属脚手架。任何人都能看得出,这是建设中的巨型厂房,墙上刷写着铿锵有力的口号——“东汽泰山压顶不弯腰!”

  “东汽”,就是东方气轮机有限公司,中国三大电力设备制造基地之一,一个拥有着42年历史的国企,一家产值过百亿、研发大型火电、风电、燃机以及核能发电设备的战略性重工业企业。

  在5·12地震中,东汽汉旺生产基地惨遭劫难,地震之后,东汽进入了漫长的重建过程。相较于地震前,东汽人的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同时他们也要重塑自己的心灵。

  地震发生时,华川刚好40岁,是汉旺东汽总装四分厂的起重班班长。谈起工厂开始恢复生产时,他印象深刻:“余震不断,年轻工人心有余悸,风声鹤唳,甚至把车间里巨型吊车开过时产生的振动也当成地震,拔腿就跑。”

  “班组里的谭月春,爱人和妈妈都遇难了。还有李维娟,失去了丈夫和亲生父母。你可以想象他们的悲痛。”华川说,“震后不久,他们常常自言自语,在对逝去的亲人说话。注意力难以集中,影响生产。”

  怎么办?华川和同事们,采用了一种朴实直率的方式。“找他们聊天,劝他们说:既然已经这样了,生活还得继续,只有工厂好了,我们个人才有希望。努力工作,多赚点钱,让自己过得更好,死去的亲人在天堂里也会感到宽慰。”

  这是大白话,也是有效的。重型一分厂党组书记周滨兴告诉记者,在这一年里,越是失去亲人的职工,在恢复生产中越是努力,工作热情比震前高涨。工厂组织各种集体活动,都会把这些员工叫上。“平时,我们有意识地多和他们说说话,不会提起他们的亲人,讲讲笑话。我们还去德阳体育场露天烧烤,掰掰平时高兴的事情。”华川说。

  在受损最严重的汉旺东汽老厂区的厂房内,记者见到了31岁的陈程。他戴着眼镜,身材壮硕,神情严肃。在地震中,他失去了双亲。

  地震发生时,陈程是镗床机组的一名操作工,在地震发生时,他当教师的母亲正在绵竹小学上课,而东汽退休员工的父亲则在汉旺的家中,他们双双被垮塌的楼房夺去了生命。

  “那时一听到噩耗,脑子里‘嗡’的一下。不敢相信,他们已经走了。我还记得,8岁时我跟着妈妈学打猪草、学喂猪。10岁时我从绵远骑车去找爸妈,路上险些丢掉了性命。2005年想在德阳买房子,结果发现房款差两万,家具钱差三万,只好再等一等。为了攒钱买房子,她连带了三年毕业班,忙得午觉都不睡,操劳到头发都花白了,还患上了肾炎和糖尿病。去年4月,妈妈从丽江回来,说她见到了一套梅兰竹菊的银质书画,很喜欢,只是舍不得买。于是,我只好拜托我的同学从河南驻马店买。只是,现在买到了,她却永远见不到了。”

  “震后一开始,我上班时常常懵懵懂懂、迷迷糊糊的,工作效率低了不少。同事们常常来安慰我,发现效果不明显,有人就帮我去找了心理医生。可是,我很排斥心理医生或者心理援助志愿者。他们帮不上我什么忙,只是揭我的伤疤、加重我的痛苦而已。”陈程很肯定地说,“只有时间,才能治疗伤痛。”

  怎样才能排遣心中的疼痛与苦闷?陈程没有把它深埋在心底,而是选择了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这一年以来,在自己的QQ空间里,我写了很多很多回忆,关于妈妈。一些朋友都看到了,给我留言,与我一同分担痛苦。”

  “如今,我已经清醒了很多,平静了很多,虽然还谈不上释然。”陈程说,“生前,我没有尽孝,现在我所能做的,就是像母亲一样坚强地活下去,并把我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她那样性格的人。我想清楚了,这就是我的尽孝之道。”

  东汽德阳老厂区的办公室里,22岁的青年工人杨卫川坐到了记者面前。他皮肤白皙,身型瘦削,有着一对小沈阳似的八字眉,头发微微染黄,戴一副时髦的宽边黑色眼镜,相貌略显稚嫩,一个典型的80后男生。在大地震中,他失去了父亲,这使他彻底变了:不是倒下去,而是站起来——从一个无忧无虑的男孩,变成了一个有担当的男人。

  “在地震之前,工作之余,我就是泡泡酒吧、上上网,基本80后该玩的,我都在玩。生活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压力,我一个人赚钱,一个人花。因为有爸爸在养家,他是我们家的顶梁柱。我背靠着大树,没什么好担忧的。”

  现实世界里,杨卫川只是一个工人,而在虚拟世界里,他能呼风唤雨。“在德阳最大的网络游戏工会里,我是游戏部的副部长,管理的网游不只一个,包括《剑侠3》、《永恒之塔》、《神鬼传奇》等等。”他们这个工会,在全国都颇有名气。

  父亲在地震中不幸去世。原本性格开朗的杨卫川,精神遭遇了沉重打击。“刚开始很自闭,我不愿相信爸爸没了,逃避现实。”除了玩网游以外,他还狂看玄幻小说。“最厉害的时候,我一天连续19个小时都在看小说,不吃也不睡。”然而,他终究要面对现实:妈妈没有工作,养家的重任自然落在他的肩上。“我们这样的青工,每个月工资一般在1600元到1900元,要养活我自己和妈妈,压力很大。”

  “一夜之间,我成熟了。”杨卫川很快振作起来。“工厂要重建,任务特别重,24小时两班倒,夜班从晚8点上到早8点,夏天蚊子多,厂房太大,电风扇都不管用,拼命涂花露水。一天干下来,整个人都是香的。”他自嘲似地笑了笑。“现在,我业余很多时间用在学习上。以后结婚,要买房买车,光靠现在一点收入肯定不够,所以我想努力点,我要担起男人的责任来,就像爸爸那样。”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地震周年祭 D0012 “多掰掰高兴的事情……” 本报特派记者 屠晨昕 2009-5-12 钱江晚报d00122009-05-1200014;钱江晚报d00122009-05-12000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