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11版:地震周年祭
3  4  
PDF 版
· “用我的左手一砖一瓦地垒”
· 无畏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5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青瓦、白墙、人字顶,这是石光武的新家
一幢房屋的重建——

“用我的左手一砖一瓦地垒”
本报特派记者 徐健 王磊
  头发凌乱,面容疲惫,神情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坚定无惧,镜头里,这个身材并不高大的男人挺直着胸膛站立在温总理的身边,袖子高高地挽起,右臂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这个男人叫石光武,那天是2008年8月31日,距离“5.12”汶川大地震111天。

  一年之后,这张曾经在网上广为流传的照片被精心放大,悬挂在四川广元市青川县黄坪乡枣树村村口的一座农居里。那里是石光武的家,青瓦、白墙、人字顶,他亲手一砖一瓦盖起的大地震之后的新家。

  5月6日,石光武坐在自家的小超市里等着接受新华社记者的视频直播采访,与一年前相比,他面庞胖了一些,显得精神了很多。

  不时有附近的村民进来买烟买水,石光武询问几句,干脆利落地用左手接过钱放进一个小背包,然后再从一堆纸币里翻出零钱找回去。

  新华社约定采访的时间到了,他说了句抱歉,站起身来,草草地整了整身上的衣服,迈出门,面对镜头,说出那句著名的口号——“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

  一年前,这句土得不能再土的口号曾经感动了共和国的总理。

  一年后,历经了艰辛、感动、荣誉、质疑……石光武依然在努力地完成属于自己的角色。

  石光武的家在枣树村,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距青川县城10公里,有206户人家。2008年5月12日,这个青山绵绵、绿水潺潺的村落被摧毁了,全村181户村民的房屋或倒塌或严重损坏,一名80多岁的老人死在废墟中。

  幸运的是,石光武一家逃过了灾难,安然无恙。

  “地震那天,我正在山上,就听到‘轰轰’的声音大得吓人,周围的房子和地晃得厉害,人都站不住,我反应过来了,地震了!”石光武还清晰地记得那一刻的情形。向山下的村子里望去,倒塌的房屋扬起的烟尘完全遮住了家里的小楼。

  他往山下狂奔,迫切地想知道家里人都怎么样了。“我老婆当时在门口剥豌豆,她是聋哑人,我怕她害怕往家里躲,看不见又听不见的。”跑到家门口,看到妻儿后他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但是地震毫不留情地摧毁了他的家园。一楼一底5间房子成了危房,这是他们用多年的积蓄盖的。在这之前,这个男人经历了太多生活的艰辛:15岁时被脱粒机卷去了右手;22岁结婚,妻子张正芳是聋哑人;几年来,他凭着自己的努力,把家里两间土坯房换成了楼房,开起了全村唯一一个小超市;现在,一切都没有了。

  “忘了不可能,老想着也不行。”在帐篷里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石光武开始回到现实生活中寻找“活路”。石光武下定决心马上动手建房,他怀念地震前一家人的普通生活,也想让全家早日住进安全舒适的新房。时值7月,位于龙门山断裂带上的青川余震不断,全村人都还住在简易的抗震棚里,因为谁也说不清将来会不会有更大的地震,村民们对石光武急着盖房的行为无法理解。

  石光武很固执,在地震之后召开的一次村委会上,他坚持要靠自己把房子盖起来,他朝着那些情绪低落的村民们激动地叫嚷,“我一个没手的都不怕,你们有手有脚有条命,还怕个球啊?”他知道自己的话糙,但理是对的,他想让同村的人们重新亢奋起来。那是平时寡言少语的石光武第一次变得情绪激动,他比任何时候都要大声地说话,给大家讲笑话,说自己的计划。

  就在这次会上,枣树村的村民们有两句话后来传遍了整个中国:“有手有脚有条命,再大的困难能战胜。”“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

  可造什么样的房子好呢?石光武开始一座一座地考察那些没有被地震震垮的房屋,几天下来,他有了新发现。没有倒塌的房子都是框架结构,村里那些有200多年历史的老房子更是啥事儿没有,石光武最后注意到,那些老房子都是木头建的,是人字顶结构。他决定自己的新房用砖混结构搭半人高的框架,再加上厚木板做墙壁,房顶再用人字形的木架支持,铺上瓦片。这样的结构,即使再遇上大地震,哪怕棚顶掉下来也伤不了人。

  7月初,石光武把在绵阳打工的女儿叫了回来,加上妻子儿子儿媳,一家五口人开始造房子。没有砖,就从地震废墟中捡;没有黄沙,就从河滩边拉来自己筛;没有水泥,就冒着阵阵余震爬山路去10公里外的县城买。有时候,对于重建家园的渴望会让石光武忘记自己是一个失去右手的残疾人。

  他说,我虽然没有右手,但还有一只左手,背、抱、抬都没问题。24岁的儿子石长雄说,地震后爸爸什么活都干上了,骑自行车,挖地,抱石头都干。新房的砖混墙砌了两米高时,余震来了,把砌好的砖墙震松了,他拆了砖墙筹划加几根木梁稳定墙面,拖着一条残臂跑了几十里地到邻乡买木料。新房屋顶的几千块瓦都是石光武和家里人一片一片亲手铺上去的,有时候会一直干到半夜,其间有一次很大的余震,正在房梁上干活的人差点被震下来。而这一切都没有让这个男人退缩。一个残疾人能做那么多正常人都觉得很难完成的事情,石长雄觉得自己的父亲有理由觉得骄傲。

  石光武的故事在2008年8月31日迎来了高潮。

  那天下午,石光武正在自家房前筛河沙,妻子张正芳在一边帮忙,房子已经盖了一大半,他想趁着天好抢点时间。这个时候,邻居急匆匆地跑了过来,说温总理来了。石光武根本不信,“吹吧你,还总理呢。”

  几秒钟后,在一片黑压压的人群中,他一眼看见了那个精神矍铄的老人。他呆住了。

  石光武被巨大的激动和幸福感包围了起来,以至于在一年之后怎么也回忆不起来当时总理究竟问了他几个问题。

  但是他牢牢地记住了一个细节,总理向自己伸出的是左手,他握得很紧。

  村支书罗义碧说,总理停在未完工的新房前,和石光武聊了很久,夸赞他是自强不息的典型。“总理当时说,这种房子好,抗震,只要地不坏,就不会倒。”

  总理还和张正芳说了几句,石光武主动做翻译。总理朝张正芳竖起大拇指:“你们好样的。”张正芳也对总理伸出了大拇指,“你也非常好。”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地震周年祭 D0011 “用我的左手一砖一瓦地垒” 本报特派记者 徐健 王磊 2009-5-12 钱江晚报d00112009-05-1200009;钱江晚报d00112009-05-120000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