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2版:杭州新闻·本塘口水
3  4  
PDF 版
· 这条保险
保得周到
· 这次失足
盼你回头
· 防 晒
· 嫁人要嫁灰太狼
· “山寨枇杷”
为何闹得这么欢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9年5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山寨枇杷”
为何闹得这么欢

  新闻回放:正宗的塘栖枇杷还在枝头摇晃着小小的青涩果子,而水果超市里的假冒“塘栖枇杷”却早已充塞了货架,更有人将“山寨版”的塘栖枇杷的摊儿摆到塘栖枇杷园附近的公路边。(见昨日《钱江晚报》A8版)

  眼见得假冒的“塘栖枇杷”扎堆上市,却并没看到我们的有关部门上街头查处,是不是这些部门太忙了,根本抽不出时间来管管这些“小事儿”?

  塘栖枇杷自古即为贡品,《唐书·地理志》有“余杭郡岁贡枇杷”的记载。作为杭州土著,正宗的塘栖枇杷的形状和味道我还是知道的。从种类分,白沙最佳、红种次之,还有一种叫草种的味道就差些了。其中又以软条白沙和平头大红袍最为名贵,吃了真正的软条白沙或平头大红袍,那才叫“吃得舌头舔鼻头”呢。而这两天水果超市里的枇杷,个儿倒比正宗的塘栖枇杷要大得多,但肉质粗糙,淡而无味,根本不能与正宗的塘栖枇杷相提并论。

  可能有人会说,眼下的农副产品市场,假冒的东西多了去了,但由于吃了这些假冒货,大多数于身体无害,“只是味道差点”,善良的消费者大多数不会与商家较真,管理部门也大多数睁一眼闭一眼,“山寨货”也就越卖越欢,甚至到了“馒头大过蒸笼”,“山寨货”卖得比正宗货都热闹的地步了。于是,黄岩蜜橘、温州蜜柑、玉环文旦、余姚杨梅……都遭遇了“山寨门”。

  不用说,这事儿最吃亏的还是种植正宗货的果农了。比方说外地人路过杭州,买了几斤山寨版的“塘栖枇杷”吃了,倒了胃口,就以为“塘栖枇杷”也就这味儿,以后也就不会再买来吃了。难怪一些果农会愤怒地说:“这些“山寨货”败坏了塘栖枇杷的名声!”

  浙江名水果遭遇“山寨门”的问题,从小处说,对塘栖枇杷不公平,对种植塘栖枇杷的果农不公平;从大处说,则严重影响了浙江名优特产的声誉,特别是杭州的一些水果超市也卖起了“山寨货”,对正宗货的伤害就更大了。

  看来,维护我省名特优农副产品的声誉,坚决打击山寨货,已迫在眉睫了。     朱成方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杭州新闻·本塘口水 A0012 “山寨枇杷”
为何闹得这么欢
2009-5-13 钱江晚报a00122009-05-1300018;48257178002CE175482575B40024091F[A1-陈欣≈B1-吴秀笔]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