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1版:人文
3  4  
PDF 版
· 银行里的画展,卖得挺好
· 下一步,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 老牌歌手排着队
来夜场找第二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5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三画家把作品展开到了银行,面对争议声坦然称“不怕掉价”
银行里的画展,卖得挺好
本报记者 徐洁
  在杭州,画展进过剧院,进过商场,甚至进过奢侈品街,如今又别出心裁地进了银行——“刚才我去羊坝头的工商银行取钱,门口挂着个牌子说二楼有个画展,转了一圈发现画太抽象了看不大懂。把画展办在银行里,是不是更容易卖画啊?”昨天,读者张女士给我们打来电话,这种金融和艺术的交集,还是让她首先想到了钱。

  记者到了现场,发现是中国美院三位艺术家井士剑、刘正、袁进华的“拼盘”作品展,还取了个很应景的名字——“立夏漫步”。画展就办在银行二楼的VIP中心,地方不大,所以三位艺术家都精选了几件体量不大的作品。

  为什么选择在银行里办画展?面对记者的问题,井士剑答得很随意,“本来想找画廊的,一时没找到好的场地。对我来说,哪里办都一样。”

  为此次办展牵线的神畅画廊总经理管淼林说,和他们接触过的商业机构很多,都有办展意向。最终选择了工商银行位于羊坝头的支行,因为那是杭州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有较深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正规的美术馆或者画廊里办展,只有有观赏习惯的人才会去看。银行里有高端客户,也有平民大众,受众面广了,反而有更好的展览效果。”其实双方之前就有过一次成功的合作,为画家田源办展,尝到甜头的他很希望能让这种新鲜的展览方式持续下去。

  当然收获的经济效益也有“意外惊喜”。一位策展人向记者透露,田源画展开幕的第一天,画作就卖掉了近一半。“画廊把画装裱得很漂亮,上面还加了一小行楷书,有很好的装饰效果。”在银行里办画展,真能让人看了后马上掏钱?记者打听了下,这次的画展将持续整整一周,“展出三天来,每天都有不少人表示有买画的意向。”管淼林透露。

  银行的工会主席王宏明说,画展的场地他们免费提供,他们最看重的,是艺术作品可以增加银行的艺术氛围,让金融场所看上去不是那么冷冰冰。而且他们对展出作品也有很高要求,“一定要是真作,品位要高。我们也会请作者本人过来,和我们的VIP客户交流。”

  另一方面,艺术家们似乎也不在意把展览办在金融场所,尽管有人会误会他们重在卖画。“和我住一个大院的,有很多有钱人,也没见他们经常向我买画啊,要画的倒是不少。”井士剑笑呵呵地说,这次展出的画作,他就没打算卖。

  在高规格的艺术场所办展,对艺术家而言是种荣誉,“走偏门”会不会觉得掉价?“艺术展示本来就有很多形式。在国外,很多名家故意在百货公司、超市等人群密集的地方展览,有时候越高档的场所反而没人来。”书画大师何水法对此举表示赞成,“关键是作品本身,不要刻意迎合商业场所。”

  中国美院教授高士明也表示,“空间替代”无可厚非,但他认为,在美术馆或艺术馆办展有个好处是能进行学术交流,“进了银行,它就是个单纯的展览,没有学术价值。”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 D0001 银行里的画展,卖得挺好 本报记者 徐洁 2009-5-14 钱江晚报d00012009-05-1400014;48257178002CE175482575B5003F9F8B[B1-杨霞云] 2